7月2日,基础教育协同创新发展研讨会暨教育部邹红名校长工作室启动仪式在重庆举行,由江北区玉带山小学校长邹红领衔,遴选川渝两地15名优秀校长形成学习共同体,将助推川渝教育高质量发展。

去年底,重庆市邹红等五位校长入选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2022—2025)”名校长培养对象名单。如何当好“名校长”?如何发挥“名校长工作室”的作用?

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资料图)

“校长是教育的传播者、实践者和领导者,是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所在。”重庆市教委副主任李劲渝介绍,重庆高度重视校长队伍的建设,大力推进名校长工作室的发展。迄今为止,评选出335人成为市级骨干校长,组建了77个市级名校长工作室,为重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李劲渝认为,名校长工作室要打造好“国字号”品牌,勇挑教育改革发展使命,发挥好“尖兵排”作用,形成富有个性的教育理解、教育主张、教育思想,促成好“蒲公英”效应,大胆探索课堂教学、人才培养、学校管理模式,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聚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治校水平出经验、出资源、出成果,带领更多的校长、更多的学校一起努力,促进成渝两地教育协同发展,推动重庆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做基础教育的探索者、先锋队

江北区玉带山小学校长邹红表示,“名校长”不是帽子和牌子,而是责任和使命;“名校长”不是一校一区的名校长,而是全区域、全市、全国的名校长。要当好“名校长”,就要对照“四有”的最高标准,做老师中的好老师,做学生的楷模、其他教师的楷模、社会的楷模。同时,当“名校长”就要做基础教育的探索者、先锋队,要研究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新问题,探索新方法、新路径。

“工作室将带领学员一起制定工作计划,开展主题活动,总结推进教学改革、教育科研、规范管理等方面的理念和成果,助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高质量协同发展。”邹红说。

“大先生”应体现在日常行动中

何为“大先生”?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顾问成尚荣认为,“大先生”应是一个“大写”的人,既在世俗中,又超越了世俗,用出世的态度做入世的事情,这才是一个“大写”的人。“大先生”应有“大丈夫”精神,是有情怀、有道德的人,应是胸怀“国之大者”,要将“小我”融入“大我”。“大先生”不仅有大德大爱大情怀,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还拥有扎实的学识和育人的智慧。

在成尚荣看来,中小学教师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新时代的“大先生”,要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去努力。先做好教师,先做“小先生”,再做“大先生”。另外,在他看来,在好教师、“小先生”与“大先生”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这是个渐进的过程。“大先生”不是个称呼,“大先生”应该体现在日常的行动中。

此外,活动现场,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柳夕浪,国家督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褚宏启等教育名家分享了他们对教育教学的独到见解,并对实践教学、教育科研等领域进行深入解读。

上游新闻记者 秦健

编辑:夏洪玲

责编:林祺

审核:廖异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