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柳宁馨  郭晓洁  江珊  广州报道

5月19日,2023年大湾区(广东)国际航运大会在广州南沙召开,会上举行了“大湾区航运联合交易中心”共建启动暨签约仪式,这意味着大湾区乃至全球的各类航运要素未来有望在南沙集聚,粤港澳三地的港航合作深入到体制机制层面,互联互通程度进一步提高。


(资料图片)

去年,《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案》)提出,支持粤港澳三地在南沙携手共建大湾区航运联合交易中心,如今这一规划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未来,粤港澳三地将继续携手共同打造大湾区国际航运交流品牌,也将继续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内航运服务资源跨境跨区域整合。

目前,广州正谋划建设临港经济区,依托港口,推进临港产业发展,实现物流与产业相配套、运输与服务相融合,形成以港促产、以产强港,港产城协同发展的格局。

广州市港务局局长、一级巡视员孙秀清提出,未来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发挥大湾区港口群比较优势,巩固港口群发展基础,推动大湾区港口融合发展,优化港口战略协同。

大湾区航运要素互联互通更进一步

《共建大湾区航运联合交易中心战略合作协议》提出,各合作方在遵守“平等自愿,互利互惠、诚实守信、长期合作”的原则下,根据各自发展优势和资源禀赋,积极探索与大湾区航运联合交易中心的合作模式,主动导入业务资源、市场资源,创新开展各类航运要素交易,共同拓展新业务新模式,将大湾区航运联合交易中心打造成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世界级航运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平台。

以往,在航运产业结构待优化、跨境金融体系不完善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大湾区内航运产业存在要素流通不对等的问题。

一方面,相比于香港高效的国际航运服务和金融业、完备的国际航运人才队伍等,大湾区内地的航运产业货物体量大,但产业结构还较为传统。

另一方面,大湾区港口群在优化港航资源配置方面仍有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广东省港口布局规划(2021-2035年)》,到2025年,珠三角港口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携手港澳基本建成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港口群。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形成了以香港港、广州港、深圳港为核心,以东莞、佛山、珠海等周边港口为支撑的发展格局。全球十大集装箱港口中,粤港澳大湾区有三个,分别是香港、广州、深圳。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港口年货物吞吐量超过17亿吨;集装箱超过8000万标箱。

仅从体量上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全球货运量最大的湾区港口群。未来更多的是携手港澳在港航产业结构、供应链体系、规则对接等方面的突破。

如今,粤港澳三地共建大湾区航运联合交易中心,就是在体制机制等方面实现三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共同提升大湾区的航运发展能级。

粤港澳大湾区供应链研究院执行院长邱国宣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联合航运交易中心,是贯彻落实《南沙方案》的要求的关键举措。未来,大湾区要建设国际一流的港口群,粤港澳三地的港航合作非常重要,包括建立港口群的协调机制、发展临港经济、促进粤港澳三地的集疏运体系互联互通、加强信息、法律等规则互通等。

广州交易集团董事长罗俊茯认为,大湾区航运联合交易中心充分利用粤港澳在人才、技术、资本、管理、制度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对体制机制、股东结构、治理模式、人才引进、交易服务的创新,推行与国际接轨的航运政策、法规体系,努力营造与国际航运市场通行规则相一致的市场环境,吸引各类航运要素在广州南沙集聚。

具体而言,大湾区航运联合交易中心的主要功能重点体现在构建公共服务功能、交易服务功能(要素资源配置功能)、产业集聚功能这三大综合服务体系。公共服务功能主要包括航运指数编制和发布、航运公共信息资讯服务、航运经济监测服务三大类;交易服务功能主要包括交易鉴证服务、撮合交易、航运结算服务、航运金融服务等。

中国船舶(香港)航运租赁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坚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大湾区航运交易进一步互联互通有助于航运要素集聚,完善航运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金融监管及服务能力,加强金融创新,总体提升航运金融发展水平,更好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航运产业资源配置的功能,进而助力航运产业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航运联合交易中心的成立将加强粤港澳三地之间的航运交流与合作,促进跨境贸易和投资的发展,提供一个集中化的交易平台,有助于提高交易的透明度和效率,也将推动粤港澳三地航运业的协同发展、提高国际化程度。”国际航运公会(ICS)中国办事处首席代表、海问律师事务所香港办公室合伙人刘洋表示。

航运长期以来是香港的核心业务之一,香港国际航运中心的定位非常明确,围绕航运这一中心业务,香港还积极发展高附加值的船舶金融服务、海事法律和仲裁服务等。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香港航运业发展提供新机遇,此次大湾区航运联合交易中心启动建设也将为香港航运业拓展更多业务空间。

香港运输物流局局长林世雄表示,香港特区政府出台多项措施推动航运业发展,船舶租赁税务宽减措施,并积极与国际航运业合作,吸引更多高增值海运业机构来港落户,落实海事服务人才培训项目,提高香港国际航运业,继续提升香港国际航运业的国际竞争力。

临港经济区建设助力湾区发展

临港经济,是湾区经济的基本特征。依托港口发展的城区可以成长为大都市乃至都市圈,纽约、东京等国际一流湾区就是遵循这一轨迹发展起来的。

“港口不仅仅是交通枢纽,也是全球供应链的重要节点,由于港口的存在,物流、港航、金融等产业集群得以集聚发展,吸引了大量的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邱国宣表示,这恰恰是湾区发展形成的逻辑。

随着南沙定位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粤港澳大湾区迎来了快速建设期,临港经济的发展也加快步伐。

广州正在加快推进建设广州临港经济区。广州市港务局局长、一级巡视员孙秀清在大会上表示,广州建设临港经济区,集聚高端航运资源,促进“港产城”融合发展。

2022年,广州市成立了建设临港地区的筹备小组,统筹推进广州临港经济区的建设,致力于打造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物流枢纽、富有活力的世界级临港经济区。

据介绍,目前,广州从近期、中期、远期科学规划发展路径、发展区域,高标准、高水平推进广州临港经济区总体规划以及交通、航运物流产业、高端航运服务业、临港汽车产业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港口是临港经济的基础。作为世界海运史上唯一一个两千多年长盛不衰的大港,广州港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

2022年,广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6.56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486万标箱,继续保持着全国最大的内贸集装箱中转港地位。今年前4个月,广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14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783万标箱,同比均实现正增长。目前,广州港集装箱航线已达263条,其中外贸航线157条。

广州临港经济区将依托港口,推进临港产业发展,实现物流与产业相配套、运输与服务相融合,形成以港促产、以产强港,港产城协同发展的格局。

具体而言,广州临港经济区将以现有临港产业为基础,重点引导航运物流、高端航运服务、临港制造、临港汽车产业链、国际集拼、国际电商、数字航运、水上休闲旅游等港航产业链供应链企业集聚发展。

在邱国宣看来,完善的港航配套与服务是临港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将助力打通广州临港经济区与大湾区产业集群关联通道,形成临港经济区产业与珠三角产业区高度关联、互动发展的格局,紧紧依托港口,推动产业结构从传统临港经济向现代临港经济转型。

广州在加速临港产业发展、带动城市发展方面,还需要补足、强化哪些要素?

在受访专家看来,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临港经济区,要进一步加快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点产业,进一步支持发展高端产业,优化要素配置,构建开发机制,提升服务能级,推动打造全球高端资源要素配置的核心功能。

“一是构建区域一体、强势推进的沿海开发机制,二是打造一流临港产业带,构建‘一主引领、多点支撑、全域协同’产业新场景、空间新格局,三是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强化高端产业引领,打响‘数联智造’特色品牌。”邱国宣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