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 见习记者孙燕 上海报道

9月7日,全球环境科学家大会暨第七次全球环境展望第二次作者研讨会主论坛在上海召开,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位代表齐聚一堂,共谋全球环境治理大计。本次大会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行委员会联合主办,同济大学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同济大学校友会环境分会、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广州资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新闻社上海分社、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中信环境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承办。

“城市碳排放的第一要素是产业结构。假如产业结构不好,碳排会很厉害。”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在做主题为《City CQ诞生:城市碳中和的数字化跟踪》的报告时表示。


(资料图片)

CQ(Carbon Quotient)即碳商,是对每一个城市的碳排、碳中和进行大量诊断的结果。碳商的理论模型呈“品”字形:分子是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分母由城市的碳排量、碳汇量两个要素构成。

在抓取多维要素、对结果进行两次回归后,吴志强团队得到了城市CQ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经济与碳排放发展的规律。

通过对城市CQ进行排序,吴志强首先指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群落性的。群落中的城市有粘结性,CQ同升同降。

其次,吴志强分析指出,碳排放的第一砝码是产业结构:地区的碳排放和当地科技人员数量呈反比关系。假如某地碳排放高,该地科技人员一定少。

具体到中国城市,吴志强分析指出,华北地区既有最大的碳排,又有最少的碳汇。把中国治理好,关键是把华北地区这部分城市治理好。

具体到细分产业,吴志强分析指出,不同产业的碳排放曲线有较大差异。如农业整体呈现斜坡趋势,当某地的农业产值提升到四倍时,碳排放会快速下降,但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反翘。而在信息产业中,当产值上升时,能够快速进入负碳排放阶段。“我们必须要清楚,到底什么产业能够让我们尽快进入碳达峰、碳中和。”

在吴志强看来,城市有两种发展动力,一种是“碳力”,另一种是“脑力”。全球七百余座城市的数据显示,减少碳排放的能力由“脑力”驱动。其认为,中国要想清楚是用“脑力”替代碳排放,还是继续走碳排放驱动经济发展之路。

“碳中和是长跑,而不是短跑,长跑路径的选择是最关键的。”根据对全球七百余座城市的分析,吴志强总结了五条碳达峰路径。以自贸区为例,路径一的人均产值远超碳排,路径二的经济增长跑赢了碳排,而另外三种路径则仍为以高碳排放促进经济的旧有模式。吴志强认为,应尽量选择路径二和一,即需实现提前达峰。不能到碳达峰点时,碳排还仍往上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