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通讯员赵婧婷

时下,秦祁乡杨川村蔬菜产业基地里,村民们正在紧张有序移苗、覆膜、平整土地,头茬红笋在工作人员的精心管护下翠绿欲滴、长势喜人,呈现出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

“今年,我们发挥企业资源优势,在秦祁乡杨川村蔬菜产业基地,种植线椒、陇椒等蔬菜450亩,按照‘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通过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种植、品牌化营销,调动了当地群众种植蔬菜的积极性。”秦祁乡招商引资企业内蒙古嘉越农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富强介绍,截至目前,已种植蔬菜200多亩,日均吸纳当地群众20多人务工,人均日工资130元,预计6月初全部完成种植。

记者看到,在秦祁乡的辣椒示范点上,拖拉机穿梭来往,轰鸣声不断,群众忙碌在田间地头栽植辣椒。

“我在基地种了5亩辣椒、6亩包菜,菜苗全部是政府给我们补贴的,节约了我们的种菜支出,蔬菜出苗很好,今年肯定有个好收成。”杨川村群众杨梅桂满怀信心地说。

产业发展,惠农兴农。秦祁乡凭借海拔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优势特点,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因地制宜发展高原夏菜产业,紧紧围绕“菜”字做文章,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走出了一条发展特色农业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今年以来,我们朝着‘规范化、规模化、订单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迈进,蔬菜亩产值达到7000多元,走出了一条符合地方实际的特色产业发展新路子,打开了‘高原夏菜拓宽增收渠道、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局面。”秦祁乡党委书记吕斌说。截至目前,全乡建成杨川、白土坡、武家山高原夏菜绿色标准化种植片带1500多亩,带动农户172户691人,户均年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彻底改变了“草包庄稼”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初步形成了村有特色产业、户有致富项目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