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有读者问了类似的问题,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STM32兼容的一些内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描述

我不止一次在公众号中提到STM32软件和硬件兼容性的问题,相信有很多人都知道,但同时也有许多人不知道。

对于我们从事软件,或者硬件的朋友,如何将一种MCU轻松替换成同一产品系列的另一种MCU非常重要。

比如:我们要节约成本,同时又要性能更好,需要将STM32F0更换成G0。这时就需要考虑更换前后MCU的兼容性。

今天我将结合相关文档,截取一些相关图片来比对各STM32系列的异同,以及他们的兼容性。

STM32产品系列特性比较

下面是STM32F0、F1、F2、F4、L1各产品系列的特性进行对比:

外设兼容性分析对比

对STM32进行过研究的朋友,特别是使用过寄存器开发的朋友应该很明白STM32片上外设,进行过对比的朋友,会发现,各系列MCU的片上外设很多相似之处,甚至完全一样。

下面将F1分别和F0、F2、F4、L1对比一下,大家看看有哪些差异。

1、STM32 F1 与 F0 系列外设兼容性分析对比

Pin引脚对比

STM32的引脚,在相同数量pin和封装下,大部分型号基本一样,甚至跨系列都一样。当然,有极少部分不一样,但绝大部分引脚排列都一样。

这个引脚封装的内容,硬件工程师应该多了解一下。下面对比一下F0 ~ F4 64Pin引脚:

寄存器map

寄存器map内容直接牵涉到编程,所以,这里软件的朋友应该需要了解一下。

从上面大致我们了解了各系列STM32的兼容性,其实从软件的角度来看,兼容性依然很好。

下面对比一下STM32F1、F2、F4的USART寄存器map:

大家对比这些信息,想必都能理解其中内容。需要考虑移植,还请仔细阅读相关文档,可能略微差异。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