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部门印发《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围绕总体要求、全领域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全方位增强城市数字化转型支撑等5个方面作出部署。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多方正展开积极行动,加快推动城市算力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公共设施数字化改造、城市重点场景业务数据共享等,促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深化智慧城市建设。

  眼下,驱车行驶在河北雄安新区容东片区乐安街上,当司机遇到的第一个交通信号灯变为绿灯后,以每小时40公里的车速匀速行驶,这之后遇到的每一个信号灯都是绿灯。目前该片区已实现了多条主干道的绿波通行,车辆最多可一次性通过14个绿灯,不用等红灯。

  “‘一路绿灯’不是巧合,这源于容东片区架设的7000多根多功能信息杆柱。”中电信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张学刚说,这些杆柱除了安装交通信号灯,还配置了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智能设备,全天候实时采集道路信息,上传至统一云平台,供后台工作人员分析和应用。

  从“车看灯,读秒数通行”到“灯看车,按车数放行”,这背后是智慧城市建设的生动实践。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表示,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光纤和移动宽带网络,算力总规模全球第二,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超过40%,5G行业应用已融入71个国民经济大类,数字化倒逼城市治理流程与治理架构系统性变革,促进城市治理升级。

  加快城市数字化转型也将释放巨大的市场机遇。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中国智慧城市市场预测2023-2027》预计,到2027年中国智慧城市ICT(信息和通信技术)市场投资规模将超过1.18万亿元,2023年至2027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0%。

  不过也要看到,在智慧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取得阶段性突破的同时,也面临着新挑战。“比如,城市一体化规划建设不足、产城协同联动不够、数据要素潜能尚未充分发掘、建设运营长效机制仍不健全等等,迫切需要加以解决。”国家数据局副局长陈荣辉表示。

  为顺应新时期智慧城市发展的新形势,近日国家数据局会同相关部门制定了《指导意见》,对智慧城市发展提出全域数字化转型的要求,并围绕“建立城市数字化共性基础”“推进城市精准精细治理”“丰富普惠数字公共服务”等多项内容展开具体部署。

  国家数据局数字经济司司长吴晓宁表示,下一步重点要全领域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建立并完善城市数字化共性基础平台体系;全方位增强城市数字化转型支撑,统筹推动城市算力网、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等建设,推进公共设施数字化改造、智能化运营;全过程优化城市数字化转型生态,加快推进适数化制度创新,持续创新智慧城市运营运维模式。

  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需要发挥数据基础资源和创新引擎作用。在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新型智慧城市平台与化工园区监管平台对接,实现了重点化工企业、重要气体指标实时监控。例如,“工地扬尘”应用可显示建筑工地分布情况,以及各工地PM10、PM2.5、温湿度等数据,数据超标即触发告警。

  “以前虽然建立了城市管理信息系统,但是在智能应用方面缺乏数据支撑。”成武县数字化城管中心主任田通说,中国联通打造的新型智慧城市平台将城管、市政园林、文旅等各部门的海量信息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后期,随着更多算法的上线,将会构建更加全面的城市治理AI场景。”

  从加快完善省、市两级政务数据平台,整合构建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到关联贯通政务数据资源,推进城市重点场景业务数据“按需共享、应享尽享”,《指导意见》就构建数据要素赋能体系明确多项具体要求。

  此外,安徽加快出台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管理办法;杭州加快推进高标准建设“中国数谷”以促进数据要素流通;重庆持续深化“一网通办”改革,推动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分散事项联合集成……多地正积极行动,通过数据赋能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能力。

  “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已经成为驱动智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表示,面向未来,需要更好发挥数据要素在城市空间的应用价值,加快健全完善数据要素市场,让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通过数据融合、业务协同实现整体能力的提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