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大财富管理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我现在有一点担心,把大家胃口吊高了。其实我们离真正的财富管理机构,还有很远的距离。”21日,在2021年年报发布会上,招行行长田惠宇说。

19日,年报披露后,国内外投行纷纷上调招行A、H股估值,最高目标价分别达到65元、84港元以上,距离目前最新收盘价还有40%~50%的上涨空间。截至21日,该行A、H股最新收盘价分别为44.81元、55.95港元。

券商上调目标价,与招行近九年新高的业绩有关。2021年,该行净利润同比增长23.2%,为2012年以来新高。利润高速增长的背后,正在进行中的大财富管理转型是最大的亮点之一。去年全年,该行财富持仓客户、财富管理收入同比均增长近30%。

不过,引人瞩目的财富管理业务进入2022年之后,随着投资市场股债双杀的出现,可能将面临增长压力。发布会上,招行管理层表示,就基金销售来说,全行业都面临一定困难。而除了短期增长压力,招行更在意的是,如何才能成为一家真正的财富管理机构。

财富管理转型改变估值逻辑

“财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商业银行的估值逻辑,但没有彻底颠覆这个逻辑,商业银行永远是商业银行,财富管理也是商业银行的一部分。”在21日的发布会上,招行董事长缪建民说。

无论在A股还是H股市场,招行都是为数不多的享受了市场估值溢价的上市银行之一。

年报披露后,国内外多家券商都对招行A股、H股给予买入评级。截至21日,其A股最新收盘价为44.81元,市盈率、市净率分别为9.42倍、1.52倍,远超A股大多数上市银行,1.13万亿元的总市值距离排名第二的建行也相去不远。

以零售业务确立行业地位后经过多次转型,在2020年年报中,该行率先提出开展大财富管理的概念,确定了“大财富管理价值循环链”的构想,将数字化获客的流量转化为财富管理客户,并在组织架构、人事、产品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调整。

在很大程度上,招行享受的溢价与其正在进行的大财富管理转型有关。年报显示,2021年,招行营业收入3312.5亿元,同比增长14.04% ;净利润1199.2亿 元,同比增长23.2%,达到2012年以来的九年新高。

净利润、非息收入高速增长的背后,是财富管理业务的快速发展。数据显示,去年底,该行零售客户数1.73亿户,对应管理总资产余额达10.7万亿元,同比增长20.33%。其中,财富产品持仓客户数3778.66万户,同比增长29.68%,私人银行客户数则达12.2万户,管理客户总资产3.3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09%、22.32%。

财富管理转型的顺利推进,带来利润快速增长。去年全年,招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944.5亿元,同比增长18.82%,仅财富管理相关收入就达到358.4亿元,占比超过三分之一,同比增长29%。

资管、代理业务的收入增长,又远远快于财富管理整体表现。根据年报披露,去年全年,招行资管手续费及佣金收入108.56亿元,同比增长57.52%,代销理财、保险两项收入分别为62.92亿元、82.15亿元,同比增长53.69%、 42.8%。而零售财富管理实现的337.5亿元收入中,仅基金代理收入就达到127.95亿元。

早在2020年年报发布会上,缪建民就表示,招行正在打造大财富管理银行,若是从财富管理的角度看,招行的财富管理板块估值应该对标国际上的财富管理机构而不是商业银行。转型财富管理战略提出后,该行股价也一路上扬,到去年6月,已经上涨到58.92元的历史高点。但与此后的银行股普遍回撤同步,该行股价也出现了较大下跌。今年3月15日,最低曾跌至39.18元。21日的收盘价也较前一个交易日下跌2.95%。

”市场的估值永远是合理的,招行追求高质量发展,不追求市值最大,市值只是结果。”对于股价下跌,缪建民在发布会上表示。

不过,2021年年报披露后,多家券商仍然纷纷表示看好,并将招行A股目标价上调至63元至66元之间,瑞银、摩根大通还将其A股、H股目标价分别上调至80元、84.1港元。按照最新收盘价计算,上述目标价分别还有40%~50%的上涨空间。

财富管理收入增长承压

作为一家股份制银行,招行的股价、市值能远超越中行、农行、交行等一众国有大行。在很大程度上,与该行领先于同业的零售业务,以及持续的业务转型让自己具有了某些“成长股”特征,从而得到了资本市场认可息息相关。

但对招行来说,业务转型重中之重的财富管理,2022年将面对压力。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公募基金和理财,都要面对继续增长的阻力。

今年以来,国内投资市场“股债双杀”,股市出现明显回撤,一些热门板块大幅下跌,权益类基金整体表现欠佳。这导致前两个月新基金发行遇冷,发行总份额同比大降85%,创近5年来最低水平。而公募基金发行何时能够回暖,目前还是未知数。

在这种情况下,银行的财富管理、代销收入也会受到影响。而这样的例子,过去曾多次出现。

继2015年股市大幅波动后,2016年初短暂实施的“熔断”措施再引起A股剧烈波动。年报显示,2016年,招行代理基金收入55.3亿元,同比下降26.29%,2017年进一步降至50.4亿元。2018年恢复到66.5亿元之后,次年又降至47.1亿元。直到2020年、2021年,才再次实现快速增长。

基金代理业务下降,与理财收入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2016年,该行理财收入为48.1亿元,同比增长50.02%。2017年,继续增长到50.5亿元。然而此后2018年、2019年又降至21亿元、24亿元。经过2020年的恢复,2021年也不到60亿元。

与以往不同的是,随着净值化转型,理财业务如今已面临全新的环境。股债双杀的出现,同样使得银行理财净值大幅波动,不少产品已经跌破净值。根据Wind统计,截至3月14日,全市场28807只理财产品中,破净数量达1833只,占比6.36%,比年初进一步增加,这直接导致客户投诉不断增多。

“从结构来看,财富管理收入中,理财占了绝大多数。今年因为股债双杀,理财往净值化转型,净值波动对交投带来了压力。”招行副行长汪建中说,就基金销售来说,目前全行业都面临了一定困难。

招行副行长、董秘王良也表示,银行理财净值波动、破净,与今年资本市场下调直接相关,同时还与去年银行创新理财产品有关系,比如固收+类产品加配了权益类资产,随着今年市场下调,产品净值也就下跌,甚至跌破净资产。2018年资管新规实施以来,银行理财开始净值化转型,资产价格出现波动,产品净值也会波动。

除了财富管理,宏观经济、地缘政治、资产负债成本等因素变化,也让银行业的利润增长承压。王良在发布上表示,从开年以来的增长情况看,该行按照各项计划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存贷款指标在年初预算计划之内。目前时间还短,还需要进一步观察趋势。总体上看,银行业面临很大压力。

王良认为,压力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去年以来,LPR利率两次下行,贷款利率面临下行压力;第二,各家银行对存款竞争更激烈,存款成本会有所上升;第三,非息收入方面,开年后资本市场出现巨大波动,基金代理销售发行遇到很大困难。

王良说:“从长远来看,还是有信心保持整体经营稳定,保持非息收入稳定增长,对全年稳定增长充满信心。”缪建民也表示,银行业一季度相对困难,但是对保持全年合理的营收和利润增长充满信心。

“离真正的财富管理机构还远”

股债双杀的局面,虽然短时间内对银行的基金、理财代销等业务增长带来了一定影响,但财富管理仍然是各家银行业务转型的必争之地。

“去年财富管理客户数增长还是比较可观的,今年获取客户增长还会保持比较好的态势;另一方面,今年将继续丰富产品体系,增加优质产品供应,目前来看,开年成效还是不错的。”汪建中说。从产品策略上来看,去年和今年在保险配置上,该行保持了比较高速的发展,去年的增长约有40%。

他还透露,为了提高配置效率,会对客户进行分类,具体配置策略上,产品以追求低波动为主。由于今年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配置策略也会随着资本市场变化适时调整。

年报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招商银行大财富管理平台之一的“招财号”,共引入87家资管机构,并引入8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对公业务则与券商、基金、PE等机构合作,为丰富客户与项目来源、服务手段提供帮助。到去年底,已连接基金、券商、保险等资管机构94家,全年提供各类第三方资管产品4865只。

王良也表示,招银理财将结合银行客户对于低风险配置的要求,加大固收类产品的投放,满足投资者低风险偏好,并加强权益类资产的投研能力建设,适当延长封闭期,同时加强资产配置,尽量减少回撤。此外,还将加强投资者教育,使其认识到价格波动是常态化的。

而丰富产品结构,不仅是招行近期要解决的具体任务,也是构建中长期财富管理能力的重要内容。该行希望,除了产品体系,还要进一步提高财富管理的投研、配置能力。

“去年大财富管理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我现在有一点担心,把大家胃口吊高了。其实我们离真正的财富管理机构,还有很远的距离。”田惠宇说,跟国外相比,国内财富管理的产品丰富度还不够,市场有待进一步发育。

田惠宇说,招行还是一个销售机构,优势主要体现在渠道方面,而不是投研和配置能力上。如果这方面上不去,“我们还不敢说自己是一个很‘牛’的财富管理机构,距离真正的财富管理机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大家还需要耐心。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