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核心观点

今年以来,俄乌冲突的持续发酵对全球金融市场、国际贸易、跨国直接投资等活动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在地缘政治、能源危机等多因素的交织下,欧洲能源结构和产业链格局或将面临重塑,并对全球经济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对于中国而言,相较于承接潜在的欧洲产业链转移,从产品替代维度抓住欧洲产业链重塑机遇的可行性或更高。往后看,在这一过程中,我国化工、金属等领域有望迎来长期增量。

欧洲能源格局正在重塑。受俄乌冲突的连锁反应影响,今冬能源进口依赖度较高的欧盟或再度面临能源危机的挑战。根据OECD于今年9月发布的《中期经济展望》,尽管欧盟大多数成员国天然气储存量已基本达到80-90%水平,但在悲观及中性假设下仍有可能在2023年初面临天然气供给中断风险。短期来看,能源危机使得欧盟能源进口来源的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欧盟此前与俄罗斯形成的稳定供需被打破,其正通过增加来自挪威、美国等国的能源进口以满足需求。长期视角下,能源危机促使欧盟针对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能源效率提升、工业转型以减少化石燃料消耗、甲烷生产、电网建设等领域加大投资,以提高其能源转型的速度。

从能源格局重塑到产业链重塑,若欧洲制造业发生转移,则大概率呈现多元化布局趋势。2018年以来,全球化步伐在供应链危机、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的冲击下逐步放缓。从全球FDI流入情况来看,2021年欧洲爆发能源危机后,全球资本对于欧洲地区的投资占比有所下降。而美国、中国以及其他新兴市场的FDI流入占比有所增加。聚焦欧盟,能源格局的变动或将导致其产业链出现重塑,能源危机或促使其化工和钢铁等高耗能产业出现转移。回顾欧盟对外投资的历史情况,2013-2020年期间,不考虑欧盟自身和英国的情况下,欧盟对外直接投资的存量规模中,美国仍占主导。但从趋势上看,欧盟对美国的投资存量有所减少,同时对其他经济体的投资存量规模增加。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再起,叠加地缘政治冲突的不确定性和全球供应链受挫,若欧洲制造业发生转移,则大概率呈现多元化布局趋势。

风险因素:全球进入深度衰退导致化工、金属等领域的需求增长超预期放缓。

(本文作者明明为中信证券首席FICC分析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