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年来,为加大对普惠金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结构性货币政策持续发力。为什么我国需要结构性货币政策?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央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近日在中欧陆家嘴金融50人论坛(CLF50)启动暨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成立15周年圆桌会议上表示,结构性货币政策有助于从供给端应对疫情冲击;有利于支持经济薄弱环节、促进转型发展;同时,结构性货币政策是货币政策目标多元化的需要。
央行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介绍》中提到,我国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是人民银行引导金融机构信贷投向,发挥精准滴灌、杠杆撬动作用的工具,通过提供再贷款或资金激励的方式,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特定领域和行业的信贷投放,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具体来看,在应对疫情冲击方面,盛松成表示,央行明显加大了再贷款的运用力度,主要是通过使用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比如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抵押补充贷款等,都有效支持了我国经济恢复和发展。“在不搞大水漫灌的基础上,我国主要从经济的供给端应对疫情冲击,即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其中结构性货币政策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他称。
同时,结构性货币政策在支持经济薄弱环节、促进转型发展方面也十分重要。在盛松成看来,结构性货币政策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有效举措。例如支农、支小再贷款,以及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再贴现,均为长期性工具,持续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支持经济薄弱环节的作用。
在促进经济转型发展方面,央行还创设了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三个重点减碳领域,央行按贷款本金的60%对商业银行予以低成本资金支持;随后还创设了科技创新再贷款、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等阶段性工具。
值得一提的是,在房地产领域方面,为了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央行推出2000亿元“保交楼”专项借款,通过政策性银行专项借款方式支持已售逾期难交付住宅项目建设交付;之后还将再推出2000亿元“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为银行提供零成本资金,以鼓励其支持“保交楼”工作。
盛松成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房地产风险是目前中国经济最主要的风险,也是我们必须化解的风险。近期各有关方面集中出台了一系列财税和利率政策,帮助需求端恢复。从供给端看,房地产领域的融资约束也趋于缓解,有助于房地产领域“软着陆”。
同时,“压实地方落实保交楼、稳民生的责任,房地产企业努力自救,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市场预期有望改善。”盛松成进一步表示,8月以来,房屋竣工明显提速,房屋竣工面积降幅已收窄至个位数。10月房屋新开工和施工面积同比降幅分别较9月收窄9.3个和10.6个百分点。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正处于筑底阶段,房地产各项指标的降幅有望逐步收窄。
另外,他还称,结构性货币政策是货币政策目标多元化的需要,因为货币政策目标多元化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特征,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契合了这一需要。一方面,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建立激励机制,将央行资金与金融机构对特定领域和行业的信贷投放挂钩,发挥精准滴灌实体经济的独特优势;另一方面,央行也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投放了基础货币,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支持经济的平稳健康运行,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
“我国央行比较早就开始探索与使用具有结构性调节功能的工具。”盛松成总结称,结构性货币政策同时发挥了结构和总量双重调控功能。它既调节了结构,同时又是基础货币供应的一个渠道。而且我国的结构性货币政策是通过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再到实体经济的各个领域,一起发挥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