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了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其中指出,要突出稳存量、扩增量、保重点,确保就业大局稳定。
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就业形势面临着较大压力。仅就高校毕业生来说,今年将达到1158万人。再加上受到疫情影响积累的需要就业而未就业的往届毕业生,这一数字更为庞大。
不光是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国家统计局3月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2月份,我国16至24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达到18.1%。当前就业领域的薄弱环节,突出表现在大学生群体就业困难加剧,农民工在大城市的工作机会缩减,工作搜寻时间延长,工资水平不断下压等。
(相关资料图)
稳就业需要多渠道拓宽就业空间,包括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就业吸纳作用。数据表明,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贡献了50%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五六七八九现象”。
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开展2023年全国中小企业网上百日招聘高校毕业生活动的通知》,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工作,推动优化中小企业人才结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当然,在促就业上,中小企业面临的任务并不局限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而是就业体系优化调整的总体安排。
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吸纳就业方面重要作用,避免就业“堰塞湖”隐忧,首先还在于为其纾困。
日前,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发布今年一季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3,较此前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升,但离100这个景气临界值还有距离。
由此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当前面临的困难仍然不少。虽然国家近来陆续出台了许多纾困扶持措施,但许多中小企业依然面临着市场需求不足、现金流紧张、转型升级压力大等问题。如果不能通过进一步的政策措施让其充分恢复活力,在促进就业方面不要说扩增量,就是稳存量也面临考验。
其二是要促进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为吸纳就业尤其是高质量就业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企业不在大小,而在于是否有发展前景。有数据表明,目前北交所、新三板挂牌上市的公司中,中小企业占比超过9成,主要集中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一些中小企业,特别是聚焦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专精特新”企业,还存在较为明显的人才缺口,也是高质量就业的空间。这就需要各方面主动作为,把中小企业的就业潜力充分释放出来。
其三是解决就业隐忧从根本上说还是要靠经济总体发展。
上述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今后要强化宏观政策、产业政策等支持,通过扩大有效需求、提振市场信心、稳定企业经营带动更多就业,推动就业增长与经济发展互促共进。
只有经济发展、市场具有活力,才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才能带来就业的增长。这对中小企业来说尤为重要。
总之,中小企业是促进就业的重要方面,但现在其本身也面临重大考验,既要纾困,更要发展。稳住中小企业就稳住了就业,只有帮助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才能持续扩大就业规模。这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