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香港金管局、泰国及阿联酋央行宣布联合发起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研究项目(Multi-CBDC Bridge,简称“多边货币桥”mBridge),旨在探索利用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CBDC)提升跨境支付的效率。
【资料图】
根据最新公布的项目进展信息,“多边货币桥”不但能提升跨境支付的效率,还有助于提升人民币在国际经贸活动中的使用比例,加速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多边货币桥”的最新进展
截至2023年初,全球共有约100个国家/地区的中央银行开展了CBDC的研究与实践。从应用场景看,这些CBDC可分为零售型和批发型两种。零售型CBDC主要用于满足公众的小额日常支付需求;批发型CBDC主要用于金融机构间的大额转账和汇款。国际清算银行(BIS)此前的调查显示,约32%的央行选择研发零售型CBDC,15%的央行优先研究批发型CBDC,还有一半的央行同时兼顾两种功能展开研究[1]。
目前,零售型CBDC已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展开试点或正式投入使用,数字人民币(e-CNY)就属于这一类型。而批发型CBDC项目大都处于实验阶段,包括加拿大的Jasper项目、瑞士的Helvetia项目、法国与瑞士合作的Jura项目、新加坡的Ubin项目等。此外还有一些跨洲合作项目,如日本和欧央行合作的Stella项目、多国合作的Dunbar项目、以及由泰国、中国香港、阿联酋及中国人民银行共同参与的“多边货币桥”(mBridge)项目。
“多边货币桥”的前身是泰国与香港合作开展的Inthanon-LionRock项目。其中,Inthanon是泰国搭建的本地CBDC网络,LionRock则是香港的本地CBDC网络,两个系统相互独立,仅限于本地银行参与,主要探索和测试境内机构间的支付转账功能。
在此基础上,2019年,两地合作建立了Inthanon-LionRock跨境“走廊”网络(corridor network),测试了双边跨境支付的可能性。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和阿联酋央行也加入进来,在国际清算银行创新中心(BIS Innovation Hub)的支持下,将项目更名为“多边货币桥”,研究利用CBDC进行多边跨境支付的可行性(图-1)。
根据2022年10月国际清算银行创新中心发表的最新报告[2],“多边货币桥”已完成对CBDC的发行/赎回、单币种跨境转账及双币种跨境转账三种模式的真实交易测试。
图1:多边货币桥项目发展历程[3]
资料来源:泰国央行、中国香港金管局、海通国际
“多边货币桥”是基于分布式账本技术(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 DLT)建立的多边跨境支付平台,所有参与者使用一个同步、实时更新的账本。
该平台采用单一系统架构(single system model),参与国家/地区的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可直接接入该平台。中央银行负责管理本地合资格商业银行的加入及退出、发行及赎回本币CBDC、监管本地商业银行及涉及本币CBDC的交易活动、核准并记录平台上的交易以及维护共同账本;商业银行之间可使用CBDC直接进行点对点支付。企业不直接加入平台,而是通过委托平台上的商业银行完成跨境支付(图-2)。
图2:“多边货币桥”平台架构[4]
资料来源:BIS、海通国际
获准加入“多边货币桥”平台的商业银行可通过本地支付系统向本国央行支付本币、以换取同等金额的本币CBDC,央行则在平台的共同账本上将这些CBDC记录在对应的商业银行名下,实现CBDC的发行。反过来,商业银行也可使用本币CBDC向本国央行换取同等金额的本币,央行相应地在“多边货币桥”的共同账本上注销这些CBDC,实现CBDC的赎回。
若要在“多边货币桥”平台上完成一笔单币种的跨境支付,商业银行需首先向交易对手(另一商业银行)提出交易请求,后者在核对交易细节及合规要求后接受交易请求,之后再由交易的发起方通过智能合约向平台发布交易指令,最后由央行节点核准交易信息后记入共同账本。
在这一过程中,交易双方不需要分别记账,跨境交易可实现同步交收。同样,该技术还可应用于双币种的跨境转账(也就是跨境的外汇交易),在“多边货币桥”平台上实现外汇交易的同步交收(PvP)。
为提高平台的延展性,“多边货币桥”使用了模组化搭建,将不同的功能分离和模块化,以方便适应不同司法辖区的监管要求及技术标准,还可兼容网页接入和API端口接入。因此,参与国家/地区既可将本地传统支付系统或CBDC系统与该平台整合以达到最高效率,也可在不改变本地传统支付系统的情况下直接接入。这意味着参与国无需在国内建立本国的CBDC系统也能加入“多边货币桥”,大大降低了准入门槛。
提升跨境支付效率
在传统的跨境支付模式中,银行之间进行跨境资金转移,主要通过代理行模式进行[5]。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支付清算系统存在监管规则、会计体系、IT系统、货币、语言等多方面差异,一家银行与境外银行建立账户行关系往往面临繁重的法律成本、财务成本以及信用风险,不可能与境外所有银行都建立账户行关系。因此,付款行往往需要通过与最终收款行存在账户行关系的代理行完成资金转移。很多情况下,该过程中涉及的代理行可能不止一家,资金要经过多次转移才能到达最终收款方。
对于非欧美地区的银行来说,在与收款行没有账户行关系的情况下,付款行往往需要通过居于美元或欧元清算体系中心的、在全球具有广泛账户行网络的欧美银行作为代理行完成资金划拨与清算,这意味着资金要辗转到第三国才能到达最终收款行。由于存在时差和制度安排方面的差异,这样的支付流程导致交易时间跨度长、结算风险高、监管程序多、透明度低,令跨境支付的效率大打折扣。
相比传统跨境支付模式,“多边货币桥”具有“点对点”支付的功能。得益于分布式账本技术的使用,平台上的银行可在无需互相开户、也无需共同在第三方机构开户的情况下进行“点对点”直接支付,且可实现“支付即结算”,整个过程实时完成,大大提升了支付结算的效率。
同时,所有支付记录由央行节点写入共同账本,网络中节点银行之间的交易是实时、透明和不可篡改的,降低了传统支付体系容易出现的记账错误和信用风险,也省去了每家银行各自记账、对账等账本维护的成本。
相比基于账户行和代理行关系的传统跨境支付模式,“多边货币桥”更具“网络效应”。基于分布式账本,所有已加入“多边货币桥”的机构之间能够直接进行“点对点”支付;网络成员越多,每个成员可进行“点对点”支付的交易对手就越多,加入这一网络可以享受的支付便利就越大,该网络对潜在成员的吸引力就越大,因此会吸引更多机构加入该网络,形成正反馈。
当然,在一笔跨境支付中,如果付款行或收款行不在“多边货币桥”平台上,它仍需通过平台上的节点银行作为代理行进行跨境支付。但“网络效应”的存在以及加入“多边货币桥”的低门槛给银行加入该平台提供了强大激励,从而会吸引更多银行加入这一平台,最终会大幅度减少对代理行的需求。
综上所述,相对传统跨境支付模式,“多边货币桥”具有效率高、门槛低,以及透明度高的优势。理论上,如果能够克服网络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鸡生蛋、蛋生鸡”的“临界点”障碍、设法令网络成员的初始数量达到一定规模的话,该平台有可能借助“网络效应”的正反馈机制,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多边跨境支付平台。
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如前所述,在传统的“委托行-代理行”跨境支付模式中,由于一些欧美大银行在全球拥有广泛的账户行网络,以及美元和欧元清算系统在国际支付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令美元和欧元在全球跨境支付中享有特殊的优势。
为提升支付效率,各国企业和金融机构在国际贸易、投资与金融活动中,即便交易双方的本币皆非美元或欧元,仍然会倾向于以美元或欧元计价与结算。
这令美元和欧元在国际结算中的份额远远超出美国及欧元区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实际上,大部分中资机构在对外贸易与投资活动中并未使用人民币计价和结算,而是使用了美元或欧元。
在“多边货币桥”中,节点银行可直接使用交易双方所在国家/地区的CBDC进行点对点支付,这就增加了交易双方的本国货币在跨境支付中被使用的机会。由于中国是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在“多边货币桥”中,所有涉及中资机构业务的交易都有更大概率使用人民币CBDC来支付,这也会增加交易双方使用人民币计价的可能性,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促进作用。
由于“多边货币桥”可容纳多个国家/地区的银行,并提供实时外汇兑换服务,平台上的收款行和付款行也可选取平台中的第三方CBDC作为其支付货币。
对那些经济体量较小的发展中经济体来说,其外汇市场的深度有限,双边汇率的波动性较高或买卖价差较大,在“货币桥”平台上使用本币CBDC或对方货币CBDC进行支付或兑换可能面临较大的汇率风险或价差损失。由于人民币币值稳定、人民币外汇市场更具深度,这些发展中经济体的交易双方有可能更愿意选择人民币CBDC作为支付货币。尤其是在美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尚未加入“多边货币桥”的情况下,人民币CBDC很可能是发展中经济体的节点银行首选的跨境支付货币。
这不但会增加人民币在国际结算中的份额,也可能带动更多国际贸易与投资活动以人民币计价,推动更多国家/地区的中央银行将人民币纳入其外汇储备,加大各国央行与中国央行建立货币互换协议的需求,加速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不过,在现阶段的实验中,考虑到对货币主权和本地支付体系的保护,“多边货币桥”暂不允许交易双方使用第三方货币。这个限制让人民币CBDC只能在交易一方的参与者为中资机构时被使用,无法被其他经济体的银行在不涉及中资机构的业务中作为支付货币使用,因此也就无法获得此类跨境支付的额外份额。
如果将来该限制被取消,人民币CBDC有可能在更多交易中被作为第三方货币使用,从而加速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当然,如果未来美国及欧盟也加入“多边货币桥”,其他经济体的银行在不涉及中资机构的业务中,也可能选用美元或欧元(而不是人民币)CBDC作为支付货币,从而降低人民币CBDC获得此类跨境支付活动的额外份额的机会。
“多边货币桥”面临的挑战
虽然“多边货币桥”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但从实践推广来看,它尚需克服一系列挑战,才能在跨境支付领域站稳脚跟,进而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实质性的推动。
首先,“多边货币桥”尚处于早期实验阶段,未来还将对外汇价格发现机制、流动性管理工具等更多功能展开测试,全面推广尚需时日。参与项目的各个中央银行还需研究,如何在遵守本国监管框架的情况下将该平台与现有的货币与金融体系无缝对接,以确保本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此类研究和测试也可能旷日持久。
其次,即便“多边货币桥”得以尽快推广,由于该平台的参与国家/地区数量有限,短期内它对跨境支付及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作用不会很明显。目前,“多边货币桥”仅有四个经济体参与,中国内地与其他三个经济体的贸易总额仅占中国外贸总额的12%。虽然该项目有潜力吸引更多国家/地区加入,但这很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第三,目前全球有多个批发型CBDC项目正在研发测试中,其技术路径与侧重点各有不同,各个项目之间也存在竞争。“多边货币桥”能否向全球推广,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其他项目的研发进展,以及参与主体的数量与质量。考虑到美国和欧盟在全球经济与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他们选择加入哪些跨境CBDC支付网络将对这些项目的“网络效应”及未来发展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最后,由私人部门主导的加密货币(尤其是稳定币),也是央行主导的CBDC项目的潜在竞争对手。从技术上讲,加密稳定币(包括基于法币储备的稳定币如USDC与USDT、以及基于加密资产的稳定币如DAI等)可在不同程度上实现批发型CBDC期望达到的跨境支付功能。鉴于它们本身已成为全球性网络,具有先发优势,如果能够满足安全性及合规性要求,这些私人部门主导的加密货币或稳定币完全有可能借助“网络效应”,成为包括“多边货币桥”在内的众多批发型CBDC的强大竞争对手。
(孙明春为海通国际首席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