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德尚玉 实习生陈斯达 海南陵水报道ESG是衡量企业可持续经营能力的一种指标,公益组织在推动可持续ESG发展方面可以起到独特的作用。
(资料图)
实际上,在ESG实践的发展上,最早出现的是公益慈善行为,包括企业捐赠和志愿者服务,也形成美国企业19世纪及20世纪前半叶的ESG实践主流。
随着全球各界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理解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企业也日益深刻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对于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不同企业具有其所在行业属性、企业优势、特点及创新模式。
碳中和背景下,企业践行ESG理念方兴未艾。
4月23日,2023中国绿公司论坛暨企业绿色发展(海口)研究院年会“CEC公益社区学习营——方法论赋能公益实践”分享会上,包括建业集团副总裁张虎、四川省永好公益慈善基金会执行秘书长李美冬、小米公益基金会执行秘书长刁美玲、马云公益基金会理事长于秀红、内蒙古老牛慈善基金会秘书长安亚强、威盛信望爱公益基金会秘书长米辉波、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张翼飞、远东慈善基金会执行理事长周东佼、社会价值投资联盟(深圳)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李文等多家企业公益负责人及企业基金会理事长基于公益实践的具体经验,围绕乡村振兴、科技与教育、低碳环保、企业公益慈善的发展等话题展开分享。
基于自身定位创新公益模式
随着相关政策不断完善,当下中国公益慈善组织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发挥自己价值,参与社会协同共治。在该背景下,于秀红表示,在基金会设计项目的时候就要思考自身定位。“因为我们的资源是有限的,从资金的绝对数上企业资金量与政府没有办法对比,我们更要思考资源如何发挥核心杠杆作用。”
关于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项目中马云公益基金会的角色,于秀红表示,“核心特点就是不只捐钱。我们参与协同治理和管理,出钱同时也出力,发挥基金会公益组织和政府的相互优势,互为补充。”在机制模式创新上,“师范教育协同提质”项目也首次提出形成模式,由部委引领,地方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予以支持,所资助及参与的师范院校作为主体,并加以社会参与。
小米公益基金会项目类别主要包含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刁美玲介绍,人才培养方面,一个是高校青年人才培养,主要包括优秀学生和青年老师。例如“小米奖助学金”在提供资金支持之外,还会让曾经接受资助的小米员工分享职业发展路径及小米的技术、业务进展。
同时,“小米青年学者”主要资助高校从事教研工作的青年老师。刁美玲表示,“这些青年学者其实是我们非常高潜的力量,因为他们现阶段可能整个经济情况及各个方面获得资源的能力不够。我们希望通过资助他们之后,鼓励他们潜心从事科研或者教学工作。”
在科技创新方面,小米公益基金会为助力解决卡脖子的技术难关,与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成立联合基金,与清北高校成立专项基金。“我们的底层目标是支持高校的基础教育,主要是小米奖助学金的项目;在中间层培养高潜人才,即未来科技生力军;在最顶尖上,我们其实希望资助一些科研课题,如跟高校合作的专项基金有直接转化和产出。”刁美玲介绍,在科技和人才培养方向,小米公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模式。
可持续公益倒逼整合公司资源
企业基金会与企业应该形成怎样的关系,该如何赋能业务?张翼飞认为,企业基金会作为是独立的生命体,从长期发展来说并非企业附庸。“近年来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企业捐资、企业基金会用资的模式已经不可持续。”
张翼飞介绍,复星基金会利用复星品牌和供应链,让自己有了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机制链条。例如,基金会孵化的复星商社在外贸中积累的专职采购、物流、报关人员等,也能让基金会自身能更好执行全球化的援助项目。
同时,复星基金会也在过去倒逼整合了复星的内部资源。基于自身乡村医生项目,复星公益基金会具备了将物资快速运送至基层的能力。“我们能够把物资送到基层,送到社区、养老院。我们甚至能够去找到药,采购药,然后送到病人手里。”
张翼飞认为,当下广大基层市场有待公益机构推动激活,因为从相关产品利润低,基层市场对企业来说并非被置于优先级别。在乡村医生项目中,每个合伙人都必须要至少认定一个县,把资源灌进去推动县的发展。他表示,第三次分配不是简单把钱给贫困地区,更多是企业给资源、机制给到贫困地区,从而推动可持续发展。
周东佼介绍,远东慈善基金会主要将身障人士作为重要帮扶群体。从最早捐赠物资。培训技能,到安置就业、帮扶创业,经历了一个探索过程。
远东慈善基金会通过和全国各地残联及民政对接,收集身障人的创业信息,每年在一到两个城市,扶持30到50个身障人创业点。“身障人创业点申请人必须持有第二代残疾证,有实体店铺或者小微型公司,运营状况、社会信誉要好,证照齐全,经营手续规范。”周东佼表示,远东慈善基金会探索把传统救助型、补助型、输血式的慈善,慢慢向现代型、产业型、发展型的造血式慈善转变,激发身障人创业热情,帮助身障人度过创业艰难期,让他们收获一份尊严,拥有一份事业,创造一份价值,实现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