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林典驰 深圳报道
5月25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主办,恒生银行协办,21世纪经济报道、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承办的“2023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经济高峰论坛夏季论坛”在深圳举办。
在圆桌论坛谈论环节上,TCL格创东智副总裁、新能源事业部总经理李楠谈到,“这两年我一直参与新能源建设的相关工作。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前两年动力汽车需求爆发式增长时,从电芯到上游材料、正负极、电解、隔膜等企业都在大量投入建设,建新厂,扩产能,当时企业主要关注一件事情,如何能在最短时间内把产品生产出来,卖给客户。”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而这两年随着动力电池产能饱和,越来越多企业开始研究如何运用人工智能的技术帮助企业实现降本增效,很多企业开始在容量预测,面密度预测,蓝膜检测等场景上引入大数据分析来帮助质量和良率改善,将产品性价比提升上去,以确保竞争力。
“当一个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企业需要关注提升自身制造能力,通过新技术提升产品竞争力。”李楠提到。
同时他认为,企业需要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解决高质量发展的问题,而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有两个:预期与组织。
“我们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经验。”李楠分析道,首先是预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总希望在一年时间内见效。实际上,一年的预期可能需要两到三年时间才能把价值释放出来。数字化转型是一项长期工程, 这一点企业家需要有充分的理解和支持。
一般情况下ROI大概在1-3年左右,也就是说若投入一千万,可以在一到三年之间把钱收回来,对客户来讲这是可知性、划算的投资。
其次是组织。数字化、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工具都是通用,方法论高度一致。李楠谈到,“为什么有些公司成功,有些公司失败?我们发现企业有没有准备好数字化转型的组织,是核心的成功关键点。很多公司甚至认为数字化转型就是CIO的事情,就是IT团队的执行,业务不需要参与,这是很多企业经常遇到的现象。”
在李楠看来,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IT赋能,业务牵头很重要,即一定要有业务的高级负责人加入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无论生产、制造、运营、营销等,一定是业务负责人作为数字化转型组织的总负责人,由他牵头做这件事情,IT是作为赋能单位,相关负责人的业务、想法、流程通过IT技术来实现,只有将预期管理好、组织搭建好,才能使得数字化转型迈向高质量发展,才能有比较平稳的落地。
格创东智是TCL战略孵化的工业互联网企业,也是2022年工信部认证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面向泛半导体,新能源行业,格创东智能够为企业提供从整厂咨询规划到系统软件落地全链条服务,帮助企业打造标杆智能工厂。目前格创东智业务已经覆盖半导体材料,芯片制造,锂电池材料、设备、电池制造、回收以等全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