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浮法玻璃龙头信义玻璃(00868.HK)发布2023年上半年盈利预警,预计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的未经审核综合纯利(归母净利润)金额预期较2022年上半年减少35%~45%,由33.05亿港元减少至21.48亿港元与18.18亿港元。


(相关资料图)

信义玻璃以汽车玻璃制造起家,由玻璃深加工逐步转向玻璃原片制造。研报显示,信义玻璃的浮法玻璃产能规模居国内首位且仍在提升。2022年度,浮法玻璃产品、汽车玻璃产品和建筑玻璃产品收入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64.4%、23.6%和12%。

对利润减少原因,信义玻璃从两方面进行了解释,一方面对比2022年上半年,建筑市场的浮法玻璃需求受压,使浮法玻璃产品平均售价于2023年上半年维持于低价水平;另一方面,因供应短缺,2023年上半年能源及原材料整体平均成本较2022年同期继续上升。

事实上,信义玻璃的上述业绩颓势自2022年便已显现。年报数据显示,信义玻璃2022年实现营收257.46亿港元,同比减少15.47%,实现归母净利润51.27亿港元,同比减少55.63%。据同花顺iFinD数据,这是信义玻璃近10年来首次出现年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时同比下滑。

信义玻璃在2022年年报中指出,房地产市场自2021年第四季度起表现疲弱,浮法玻璃年内的需求疲弱,反映为平均售价下降,主要是由于房地产行业的竣工进度及窗户安装工程延迟所致。

信义玻璃还称,海外市场高通胀率导致借贷利率及国际物流成本上升,全球能源及原材料价格因俄乌冲突而上涨,浮法玻璃新增产能审批受限等因素抑制了玻璃市场。

作为行业龙头的信义玻璃近年的业绩表现反映了行业整体现状。从制造端看,天风证券研报显示,玻璃上游主要为原材料和燃料,原材料主要包括纯碱、石英砂,燃料主要分为天然气、煤焦油等。原材料与燃料成本合计占比可达到80%。因此原材料和燃料价格对成本影响显著。

从需求端看,产品类别方面,天风证券分析师指出,按是否深加工处理,玻璃可分为平板玻璃和深加工玻璃。平板玻璃主要可以分为浮法玻璃及压延玻璃,其中浮法玻璃占到平板玻璃产量的85%以上。深加工玻璃按加工工艺的不同可分为钢化、中空、镀膜等。

招商期货研报显示,玻璃需求主要来自房地产。房地产新开工和销售面积在2022年均大幅度下滑,建材类商品需求快速回落。3月下旬,玻璃才走出独立行情开始反弹。

招商期货分析师指出,2016年开始,房屋竣工面积均大幅度低于销售面积,待竣工、待交付的房屋大量存在,未来竣工端需求依然有望释放。“保交楼”政策支持竣工端需求回升,2023年1月到5月房屋竣工累计面积2.7亿平方米,同比增长31%。

分析师因此认为,房地产新开工和销售面积依然较弱的情况下,玻璃需求主要集中在竣工端,2023年下半年玻璃需求依然有望在建材板块中走出独立强势的行情。

但同时分析师也提到,“保交楼”专项资金投入支持的交付量有限,远不能满足整体行业需求,关键仍需依靠好的房地产市场销售行情,以实现自身良性循环。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