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中国人民银行3月10日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75.52万亿元,同比增长12.9%,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3个和3.7个百分点;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81万亿元,同比多增5928亿元。初步统计,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1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95万亿元。业内人士纷纷表示,2月金融数据延续1月强劲态势,信贷供需两旺,结合此前PMI等指标,表明市场信心和预期持续恢复,宏观经济正在加快好转。
继上月之后,M2增速再次创下2016年年中以来最高水平。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M2增速再创新高,主要原因在于贷款规模再创新高、财政靠前发力加大货币投放,银行货币创造能力增强,以及人民币存款特别是住户存款同比大幅多增。这表明,货币政策更加精准有力,市场流动性较为充裕,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较大。
同样,在上月大幅增加的基础上,人民币贷款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延续信贷“开门红”态势。董希淼分析,人民币贷款投放速度加快是主要贡献项。从结构看,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61万亿元。人民币贷款特别是企(事)业单位贷款增长较快,主要得益于春节后,各地纷纷采取稳经济、促发展的系列措施,加大重大项目建设,提振经营主体信心,促进融资需求继续增强。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2月新增信贷增长强于预期,信贷结构优化,主要贡献来自于企业和居民部门信贷同步改善,主要原因是国内疫情干扰影响减弱,纾困稳增长政策支持企业和居民信心回暖,加之节后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加快,信贷需求回暖,以及国内基建投资维持高景气度带动信贷需求效用明显。此外,2月银行信贷投放继续偏积极,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薄弱环节及制造业、基建等重点新兴领域支持力度。
“从结构上看,在对实体经济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的同时,信贷结构更为优化,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较为显著。”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说,居民部门信贷需求修复态势明显,春节错位因素使2月份汽车消费放量,带动居民短贷明显好转,房地产市场销售回暖、提前还贷潮环比有所降温,均支撑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企业景气度持续回暖向好,重大项目实物工作量和基建开工进一步加速,拉动企业新增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
社融方面,新增社融同比多增,主要贡献来自于实体经济信贷、政府债券融资和表外票据融资改善等。周茂华进一步表示,其中,2月企业债券融资同比继续少增,但较上个月明显改善,反映企业信用环境整体在改善。社融表现强劲,主要是因为国内经济前景改善,纾困、稳增长政策支持,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回暖和企业信用环境整体改善。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从金融数据可以看出,在实体经济内生融资需求恢复、稳增长政策驱动以及低息贷款环境下,经历1月信贷快速增长之后,2月信贷投放依然保持了较快节奏,完成了前置发力和“开门红”目标;政府债券、企业债券等也维持在相对高位,体现了“有力”,有助于提振信心、加快宽信用进程。为处理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平稳增长,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满足“有效”需求,后续信贷投放总量与节奏需进一步调节,从而为经济稳固运行和可持续增长创造适宜的金融环境。
“预计接下来信贷总量将保持有效增长、货币信贷将保持合理平稳增长,同时稳经济大盘政策工具将有序存续,普惠小微、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政策工具和大宗消费信贷支持将提质加力增效,稳健、精准地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有力有效支持,继续切实降低实体经济信贷成本、经营主体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以助力经济回稳向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庞溟说。(经济日报记者 姚 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