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木三分的历史人物是:王羲之。

传说当时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词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的书法墨迹一直印到木板里面去了。

王羲之削进三分深度才见底,木工惊叹王羲之的笔力雄劲,书法技艺炉火纯青,笔锋力度竟能入木三分。“入木三分”就是从这个故事中得出来的。

入木三分是王羲之的典故,出处是唐朝·张怀瓘《书断·王羲之》:“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王羲之是东晋书法家王旷的儿子,七岁的时候就已经很擅长书法了。十二岁的时候在父亲枕下枕下发现了《笔说》这本书,于是偷偷的拿来读。他的父亲发现了,说等他长大再教他书法,王羲之说长大再学就耽误了幼年的美好才华和发展了。父亲很高兴,立刻就把书给了王羲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王羲之在书法上就有了很大的进步。

入木三分的来源

有一次东晋明帝去京都北郊覆舟山进行祭祀土地神的活动,命王羲之写祭文在木制祝板上,再派人雕刻。刻者雕刻时把木头剔了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书写的墨迹竟然渗透进了木板深处,一直渗了三分厚,让人对此感到惊奇“竟入木三分!”

后来入木三分成为成语,用来指书法刚劲有力,也可指对问题的分析透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