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宣传淄博市各行各业、各个领域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典型事迹,展现“美德淄博”的良好风貌。由市委宣传部联合市检察院主办的“齐心为民·最美淄博”——2022“淄博最美检察官”揭晓,李洋、王翠玉、陈超等10名同志入选。他们立足各自的岗位,在平凡的岗位上展示着不平凡的自我,用最美故事演绎和展现新时代淄博良好形象,提升城市影响力和美誉度,凝聚城市前行的磅礴力量。向他们致敬!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郑一菲 靳子涵 淄博报道


(相关资料图)

03:15

有人说她“折腾”,她告别奋斗十二年的司法行政,从律师、公证员再到检察官,“战场”更迭,个中的艰辛,她微微一笑,一切从零开始。

从检十年,“朝赴冗台卷宗里,幕辞斜阳缓缓归”,她伏牛昂首,风发意气,屡屡斩获多项荣誉,荣膺“全国检察机关首批调研骨干人才”“全国优秀辅导员”“山东省检察理论研究人才”“全市检察机关先进工作者”等称号。她所带领的第一检察部被省检察院表彰为“全省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表现突出先进集体”,被共青团市委、市教育局评为“青少年维权岗”。

她是李银萍,高青县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检委会委员、一级检察官。“如我在检,追光而行”,她用铿锵有力的誓言开启精彩绚烂的检察生活。

一腔尽瘁 一枕清平

她的检察故事始于做调研、写论文、信息宣传。为了赶写一篇稿件,经常加班加点。她的时间表里,已经模糊了节假日的概念,每天脑海中萦绕着题材线索、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和投稿目标。工作中,她着力抓信息宣传效果、抓深度报道,使信息调研宣传工作“更加主动、更加鲜明、更有分量”,多篇宣传稿件被国家级媒体刊发转载。基于检察工作实践存在的困境及成因,共撰写检察调研报告30余篇,100余篇检察信息被国家级媒体刊发;她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开展理论研究,开创了“从司法实践中发现问题、以理论研究分析问题、用研究成果解决问题”的高青检察模式。

时间铭刻奋斗的年轮,勾勒出成长的轨迹,结出甘美的果实。她组织申报并主持省院重点课题5项,多项检察理论成果被《人民检察》《比较法研究》《检察日报》等知名期刊发表,多次在省市级检察理论年会上获奖,撰写的调研报告连续三年获评“全省优秀调研报告”,参与编著的《法学原理与社会管理创新丛书》被中国书籍出版社发行。这些检察字符跳动的背后,有她一步一个脚印的艰辛而长久的努力。

一丝不苟 一心为民

检察热血始终滚烫在需要的每一刻。检察工作是业务性极强的政治工作,处于指控犯罪最前沿的刑事检察工作更是如此。她不断提醒自己,要把每一起案件办“铁”、办“实”、办“极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她参与首个“套路贷”涉黑恶犯罪集团案件办理。从案件定性、法律适用、取证方向、证据完善、证据固定等方面提出检察意见,引导有序开展侦查工作。厘清了盘根错节的“套路贷”犯罪网络,抽丝剥茧,层层深挖,将李某等人犯罪集团的隐匿资产全部查清,打财又断血,彻底斩断了恶势力集团经济链,出色完成指控犯罪任务,最终该犯罪集团主犯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

办案是检察机关最好的名片。十年来,她始终不忘一名检察人的初心和使命,办理刑事案件500余件,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抓细节,找标准”是她一直遵循的办案理念,在工作中,她对每一份证据都字斟句酌地反复推敲,绝不放过任何细节线索。在办理最高检、公安部督办的全省首起侵犯标准类著作权案时,面对上万条各类国家标准和国外标准,通过仔细甄别,将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10558条国内推荐性标准和704条国外推荐标准作为侵犯著作权的犯罪事实予以认定。该案在取证、定性、平等保护知识产权主体等方面为今后办理侵犯标准作品知识产权犯罪案件提供了借鉴,维护了我国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形象。被省院作为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予以发布,并被推荐至最高检参评。她不止于办案,牵头成立“高青县知识产权研究保护中心”,对知识产权保护职能进行有效整合,成立专门办案团队--“小知工作室”,开展知识产权检察集中统一履职,实现对权利人权益的最佳保护,以精细办案践行了为民宗旨。

一花承志 一叶关情

问我何事最关情,只因爱心总不平。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她始终坚持“教育、感化、挽救”为主的办案理念,对涉罪和被害未成年人实行“双向保护”,通过心理疏导、家庭社会评估调查、社会帮教、犯罪记录封存等方式,温情开展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她与共青团、关工委、学校、公益组织等紧密合作,通过拍摄微电影、教育宣传片、主题班会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未成年人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她组建“蓝色微光未检办案团队”,牵头成立“蓝色微光未来护蕾联盟”,依托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创建“少年检察院”,以初心坚守、怀匠心探索、用爱心守护,播撒关爱、呵护未来,为孩子们撑起一片温暖的蓝天。在办理一起故意伤害案件中,发现被害人家庭生活困难,亟需救助,立即启动国家救助,半个工作日将1.2万元的救助金送到被害人家中,传递司法温度。

打击惩治犯罪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育挽救涉罪未成年人回归人生正轨。在办理一起盗窃案件时,发现犯罪嫌疑人张小白作案时系未成年人,因初中毕业后便辍学在家,结交了一些社会闲散人员,其父母存在溺爱孩子、监管不严、教育缺位等问题,最终导致了孩子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办案不是目的,最终是为了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她向张小白父母发出“二令一书”,通过制发《督促监护令》《家庭教育指导令》,督促张小白父母履行监护责任,并责令接受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她带领张小白和父母来到了“心禾·家庭教育指导检察工作站”开展法治教育,“精准帮教+督促监护令+家庭教育指导”精准帮教,真正做到教育、感化、挽救涉罪未成年人用“蓝色微光”点亮成长。

心中有热爱,眼中便有了光芒。十年风雨兼程检察路,最美的风华年代,最美的检察纪元,她用智慧和才能,一路追光前行,演绎着平凡而不普通的检察官人生。

追光的人,也终会播撒阳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