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地产支持政策接连祭出,年初又处于经济复苏的最初期,市场对于20日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进一步调降的预期加强。
(资料图片)
与此同时,经济重启的预期继续吸引外资加仓,1月17日,北向资金流入超92亿元,1月总计流入891亿元,创沪深港通开通以来单月历史新高,也逼近了去年全年的总和。
不少市场人士认为,2023年现金已不再为王,股债组合可能在2023年有更好的表现。随着春节临近,今年“持股过节”是否值得期待?当前行情是否已经兑现了预期?
政策宽松仍有空间
1月17日公布的中国GDP数据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GDP同比增长2.9%,好于市场预期的1.6%。2022年全年经济增长3%,基本符合预期。
“2022年最后一个月的活动数据高于预期。特别是,零售额仅同比收缩1.8%,而市场普遍预期为-9%。更令人鼓舞的是,到2022年底,调查失业率从前一个月的5.7%降至5.5%。”国泰君安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周浩表示,虽然房地产投资仍然疲软(-10%),“但我们相信,由于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整体数据将有所改善。”
景顺亚太区(日本除外)全球市场策略师赵耀庭对记者表示,“12月数据最大惊喜来自零售销售行业,相比预期的同比降9.0%,12月仅下降1.8%,这主要是受惠于汽车和医药行业的销售表现异常强劲。”
在机构看来,这将为今年经济复苏奠定基础,未来几个季度消费和投资都将进一步改善,因为复工复产的势头正在增强,政府将为基础设施投资增加更多动力。周浩称:“我们预计,今年两会将把经济增长目标定在5%左右,目前看来,这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各界也预计,一季度财政、货币政策仍有放松的空间和必要性。
南银理财研究部负责人王强松对记者表示,20日将公布LPR利率,“当前经济依然需要房地产的支撑,预计本月LPR有可能下调10BP。”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日前对记者表示,货币政策将保持稳健偏松,即基调是稳健的,但调节方向是向偏松方向,以使得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
“接下来可能会有一次或两次的降准,降准的幅度将以25个基点为主,50BP的概率不大。目前银行准备金率的平均水平是7.8%,但许多中小银行的准备金率已是6%左右,没有太多下调的空间,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空间,仍有调整一到两次的可能性。”连平称,“利率也将相应向下调整,但幅度也会较为谨慎。”
“持股过节”值得期待
在经济复苏的预期下,1月以来股市人气高涨,北向资金加速涌入,抢筹大盘蓝筹股。
“尽管若干中国指数已大幅上涨,但我认为仍有上行空间,尤其是内地股票。政策制定者已出台更多促增长举措来支持经济增长,尤其是针对至关重要的房地产市场。”赵耀庭对记者称。
王强松对记者表示,就春节行情而言,预期改善延续叠加股市情绪高涨,“持股过年”应是更优选择,银行和地产板块建议节前“止盈”。在他看来,宽基指数总体在节后表现更好;其次,春节前后风格轮动较为明晰,节前消费和成长风格表现较好,偏重大盘、中盘风格,而节后成长、稳定和周期风格占优,偏重小盘风格;节前银行、汽车、家电表现较好,节后通信、计算机、综合、纺织服装、农林牧渔更佳。
总体来看,王强松认为,流动性宽松、相对乐观的盈利预期均是春节后偏强行情的主要驱动因素。
债券收益率曲线走陡
2022年末债市急跌后,目前机构抛盘压力明显缓解。
2022年底的理财赎回“负反馈”导致债市大幅调整,公募基金、其他产品类、券商和理财二级债券分别净卖出1753亿元、2627亿元、2751亿元和5926亿元。此外,公募债基久期中位数基本也处于历史中枢附近,债市情绪回归中性。机构认为,在年初配置行情支撑下,预计债市的调整幅度可控。
1月以来资金面较为平稳,DR007上周基本回落到1.5%以下,接近去年低点的水平。市场的回购交易量在1月初有很明显的反弹,例如,质押式回购单日成交量突破7万亿元,这可能意味着流动性宽松的环境下,一些市场参与者又有加杠杆的动作。
王强松表示,综合来看,1~2 月上半月,资金、社融、经济难以共振,不会形成显著利空债市的环境,预计长端利率走势偏震荡,中短端胜率和安全性更高,国债收益率曲线大概率呈现陡峭化的季节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