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华西股份(000936.SZ)延续前几日上涨趋势,盘中一度涨10%,截至收盘,涨幅为4.76%,报13.2元/股。6月12日至6月20日,华西股份股价斩获5个涨停板,合计上涨80.82%。


(相关资料图)

华西股份股价暴涨背后,或与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到的“索尔思光电800G光模块已小批量交付”“索尔思光电53G光芯片可以用于400G/800G光模块产品。”等消息有关。

6月19日晚,华西股份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称,截止目前,公司通过控制的合伙企业上海启澜间接持有索尔思光电28.17%股权。2022年,索尔思光电实现营业收入15.07亿元,净利润1.04亿元。华西股份对其采用权益法核算,2022年度确认投资收益2930.31万元,占公司2022年度归母净利润的14.02%。

资料显示,华西股份即江苏华西村股份有限公司,实控人为曾被誉为“天下第一村”的江阴市华士镇华西新市村村民委员会,目前主营业务为涤纶化纤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石化物流仓储服务。其孙公司索尔思光电则是一家光通信技术和产品的供应商,集激光器及检测器芯片制造、光组件生产、光模块设计和组装测试于一体。

光模块业务成色如何?

作为市场热点,800G光模块引发投资者讨论与追逐,那么,华西股份孙公司的光模块业务,成色究竟如何?

在最近的一次投资者调研中,华西股份对“800G批量出货”的回复颇耐人寻味。当有投资者问到“800G的技术壁垒很低吗?怎么都在说已经批量出货?”华西股份回复称,800G光模块在技术方案、产品良率、功耗控制、批量交付等方面都对厂家的综合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如果友商们都具备这种综合能力,是中国科技进步的最直接体现”。

公开资料显示,索尔思光电的光模块业务在全球范围内或排名靠前。据光通信行业市场研究机构LightCounting公布的最新版2022年全球光模块TOP10榜单显示,共有7家中国光模块厂商入围,华西股份孙公司索尔思光电排名第10位。旭创科技排名并列第1,华为、光迅科技、海信宽带、新易盛、华工正源分别排名第4~8位。

另一方面,光芯片业务方面,索尔思光电的关键芯片已进入量产阶段,速度领先部分国内同行。

德邦证券研报表示,低端光芯片已基本实现国产化,中高端光芯片仍旧由海外巨头主导。我国光芯片厂商目前基本具备2.5G和10G光芯片的核心技术,25G以及以上高速率光芯片市场仍由海外厂商主导,在数据中心市场及EML激光器芯片方面,国内厂商交货数量相对较少。目前高端光芯片仍由海外企业主导,国内高端光模块上游光芯片的发展仍受到海外领先企业的限制。

银柿财经注意到,以53G Baud为代表的应用在100Gb/s 10/40km光模块中的核心光芯片的商业化方面,我国大部分头部企业,例如光迅科技(002281.SZ)、武汉敏芯、芯思杰等仍然处于研发阶段,而索尔思已跨越过样品阶段,并迈入规模化量产阶段。

在此前的投资者调研中,华西股份曾表示,索尔思光电拥有的核心竞争力包括,一是分布在中国、美国、欧洲、亚洲等地区的国际化业务使公司经营风险较低;二是拥有国际领先的芯片自主研发能力和作为独立产品的输出能力;三是具有行业稀缺的全流程生产模式,即全流程垂直整合IDM;四是产品涵盖广泛、长距高速产品能力强,并不断有新的产品储备;五是拥有庞大知名的优质客户群,公司长期服务电信与数通全球客户,包括华为、爱立信、诺基亚、三星,以及微软、谷歌等。

对于投资者关心的索尔思上市计划,以及华西股份是否有收购索尔思打算等问题,6月20日,银柿财经多次致电华西股份证券部公开电话均无人接听。

算力需求飙升,拉动高速光模块需求

光模块是光纤通信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作用为光电转换,即发送端把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通过光纤传送后,接收端再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光模块行业的上游主要是光器件、集成电路芯片和PCB等行业,下游主要是通信设备制造商和大型互联网企业,光模块产品运用领域涵盖云计算数据中心、宽带接入及长距离传输等行业。

下游应用中,AI大模型迅速发展引发的算力需求“飙升”,或是拉动高速光模块需求的一大原因。

光大证券研报认为,随着以Chatgpt4为代表的AI大模型问世以及相关应用的快速发展,AI训练和推理服务器正在进一步推升高速率光模块的需求。群益证券(香港)研报也表示,算力需求带动高端光模块需求的逻辑持续得到验证。体现在2023年全球互联网大厂纷纷加速AI大模型投入,微软、谷歌等AI厂商和英伟达等算力芯片商近期频繁加单800G光模块。

同时,国金证券6月18日研报显示,800G光模块需求旺盛,加单消息不断。根据产业链信息,目前海外几大巨头给到800G光模块供应商的预期2024年已上升至1000万只,光模块厂商正在大力扩产,以应对爆发式需求增长。

除800G光模块以外,索尔思光电的光芯片也是市场另一大关注热点。据了解,光芯片是实现光电信号转换的基础元件,其性能直接决定光通信系统的传输效率。光芯片处于光模块上游。近期多家券商研报表示,800G用光芯片未来可能供不应求。

光大证券研报认为,光模块中价值量最高的是光芯片和电芯片,二者可占光模块总成本五成以上。但高端光芯片和电芯片基本被国外所垄断。随着未来800G光模块的需求释放,光芯片可能会出现供求关系紧张的局面,届时国产供应商有望切入到供应链体系中。

“目前,部分国内厂商已开始布局800G光模块用光芯片,例如:源杰科技(688498.SH)(688498.SH)定型了100G PAM4 EML激光器芯片,目前处于验证测试阶段;长光华芯(688048.SH)发布了56G PAM4 EML芯片,达到了使用4颗芯片实现400Gbps传输速率,或8颗芯片实现800Gbps传输速率的应用目标。”光大证券研报进一步表示。

国金证券研报也显示,根据产业链调研,用于800G光模块的DSP芯片目前交期在20~30周,目前需求旺盛,也出现厂商加价要求提前交货的情况。预测2024年在需求大幅提升的情况,光芯片也有可能出现紧缺的情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