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缴翼飞 北京报道

6月3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数据,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0%,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改善。

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主要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出现回升, 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有所下滑。


(资料图片)

受访专家表示,6月制造业PMI指数改善,主要受季节性因素影响,从历史经验看,6月制造业活动多数情况下活跃度提升的。从新订单等指标看,制造业市场需求有所回暖,企业预期保持乐观,但这一过程偏缓慢,需求端复苏动能继续偏弱,企业仍处于去库存尾声,国内需求偏弱仍是主要矛盾。不过,随着制造业生产成本压力持续缓解,国内一揽子财政货币政策的推出,将有助于推动市场需求逐步改善。

进入6月份,制造业产需指数均有所回升。生产指数为50.3%,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重回扩张区间;新订单指数为48.6%,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从行业看,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电气机械器材、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等行业两个指数均位于扩张区间,产需释放较快。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文韬表示,当前主要是需求端有所回稳带动企业生产动力上升。6月生产指数较新订单指数高1.7个百分点,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企业新订单相对偏紧的情况下,积压订单对企业稳定生产有一定支撑作用。

国际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份在手订单指数为45.2%,较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下降。

文韬表示,目前新动能的生产回升尤为明显,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的生产指数分别为53.8%和53.2%,较上月上升0.4和0.8个百分点,两大行业的积压订单指数分别较上月下降2.1和2.3个百分点,显示新动能行业加快完成前期积压的订单,在需求加快释放的情况下,进一步带动生产快速增长。

不过,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特约分析师张立群提醒,目前需求收缩的压力仍然突出。6月份PMI的订单类指数,都还处于荣枯线之下,反映需求不足企业的占比进一步提高到61%(上个月为58%)。必须进一步提高扩大内需的综合效果,要着力增强政府投资对全社会投资的带动作用,有力提振企业生产投资信心,带动就业形势持续好转。要依靠超大规模国内市场持续回暖,带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持续恢复,带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另外,在企业生产回升的情况下,原材料采购量继续下降,采购量指数为48.9%,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3.4%,较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下降。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目前制造业仍处于去库存阶段,需要时间消化积压库存。由于企业对后市预期趋于谨慎,原材料采购意愿有所下降,为保障生产稳定,企业加大了库存原材料消耗力度,目前原材料库存指数已经连续4个月下降。

尽管制造业原材料采购量继续收紧,但原材料价格有所趋稳,购进价格指数为45%,较上月上升4.2个百分点,结束了连续3个月下降的势头。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指出,近期部分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下行,制造业市场价格总体回落,但幅度有所收窄,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比上月上升4.2和2.3个百分点。调查中反映原材料成本高、物流成本高的企业占比均连续4个月回落,企业成本压力有所缓解。

伍超明指出,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国内房地产市场恢复动能不足,对房地产上下游产业链拉动减弱,均钳制了制造业景气的改善。随着天气进一步转热,工业生产将进入淡季,加上上述三个制约因素,短期内制造业PMI可能将继续在低位震荡。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