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火腿第一股金字火腿的一位期货交易员未经许可违规擅自平仓“割肉”离场,导致公司巨亏5510.53万元,几乎就要追平公司2021年5930万元的净利润。为此,公司要求该交易员承担全部责任。

更令股民惊叹的是,这位交易员很快自掏腰包,竟3天内就将亏掉的半个亿补给了公司。一时间,这名交易员被网友称为“土豪交易员”。

所有人都好奇,这位交易员是谁?巨款又来自何处?

有交易员炒生猪期货亏数千万!

岳父帮筹款

如今这些问题都有了答案。

事实上,这位“普通”交易员并不普通,其岳父是公司的重要股东之一,目前持股市值高达1.85亿元;岳父的弟弟,则是公司的创始人、总裁,持股市值更是高达4.8亿元。

事实上,在实际控制人变更之前 ,金字火腿一直是这位交易员岳父弟弟的家族企业。不过,目前该期货交易员已被劝退。

这5510万的补偿款,期货交易员要大力感谢其岳父。这位岳父直接出面,清偿了大部分赔偿,由于时间紧迫,为了筹款,他不但卖掉了自己持有的其他股票,还找朋友和弟弟借了钱。

图 / 公告

11日晚,金字火腿也在回复深交所关于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的问询时表示,公司期货交易员支付到公司账户的补偿款系来源于其个人及岳父施雄飚自有及自筹资金。

金字火腿表示,2021年9月以来,生猪期货指数从16075点持续单边下行,2021年9月16 日,生猪期货指数从开盘的14172点快速下探至13798点,公司期货交易员承受巨大压力,担心公司持仓合约发生强制平仓风险。

当日上午,期货交易员在未向期货决策小组任何成员请示的情况下,擅自卖出共计902手生猪合约,并试图以更低的价格重新建仓,致当日产生实际投资损失约4422万元。

而期货交易员向公司汇报上述事项,并承诺赔偿公司全部损失的时间是2021年9月27日。2021年9月29日30日,期货交易员将相应损失款项支付至公司账户。

对于交易员的补偿款来源,金字火腿解释称,系来源于其个人及岳父施雄飚自有及自筹资金。而施雄飚,恰是持有公司3.45%股份的自然人股东,且为公司前实际控制人施延军的哥哥。

因筹措资金时间紧张,施雄飚于2021年9月29日向朋友王启辉(公司副总裁、原董事会秘书)临时拆借资金4105万元,于2021年9月29日占用其兄弟施延军(公司总裁、原董事长)原委托其支付给其侄子的抚养费595万元,之后通过转让其所持有的其他公司股票所得,偿还对王启辉大部分欠款,同时按照施延军委托支付其侄子抚养费570万元并归还差额。

截至11日,施雄飚占用施延军资金的情形已经消除,对王启辉欠款尚未偿还余额为692.78万元。除此之外不存在实际来源于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包括原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的情形。

金字火腿表示,施雄飚是基于岳父身份而并非股东身份,用自有及自筹资金帮助其女婿支付补偿款,因此,此笔交易不构成权益性交易,故公司将赔偿款计入营业外收入,不存在利用赔偿款调节利润的情形。

十大猪企巨亏500亿!

业绩“一片哀鸿”

据中国养猪网数据,自今年1月初的高点16.49元/公斤以来,生猪(外三元)价格持续下跌,2月11日最新报价为12.91元/公斤,较1月高点下跌了21.71%,与2021年2月超30元的高位相比重挫近六成。

身处典型的周期性行业,养猪并不是一笔永远赚钱的买卖。

随着猪市行情不断探底,多数上市猪企业绩已经进入“全面亏损”状态。根据目前各大上市猪企陆续发布的2021年度业绩预告,除牧原股份之外,剩下的企业几乎陷亏损之中,亏损金额合计超过500亿元。

历经短暂几个交易日的拉升后,2月11日,猪肉概念股开始回调。

截至当日收盘,猪肉板块报收3300.4点,下跌2.86%,其中得利斯、大北农跌幅超7%,湘佳股份、正邦科技、唐人神等20余家猪肉概念股纷纷跟跌。

1月下旬,温氏股份发布了2021年度业绩预告,其预计2021年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0亿到-13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74.26亿元下降275.06%到285.84%。

对于2021年业绩变脸的缘由,温氏股份解释称,报告期内生猪价格大幅大跌,而因饲料原料价格连续上涨、公司外购部分猪苗育肥、持续推进种猪优化等因素推高养猪成本,公司肉猪养殖业务利润同比大幅下降,出现深度亏损。

实际上,温氏股份的巨亏并非没有征兆。

2019年是生猪价格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的起始之年,在非洲猪瘟疫情的持续影响下,这一年温氏股份的生猪出栏量由2018年的2229万头下滑至1851万头,但该公司仍凭借超250%的增速,近140亿元的净利润规模位居2019年最赚钱的A股上市猪企榜首,平均日赚约3827万元。

这也是其自上市以来亮出的一份“成色”最佳的成绩单。

然而,温氏股份在这一巅峰时刻并未维持太长时间。根据该公司财报,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亏损规模已吞噬了2020年全年净利润。

由盈转亏的并非只有温氏股份,国内养猪规模较大的正邦科技业绩也十分堪忧。根据最新业绩预告,该公司2021年预亏高达182亿元-197亿元,亏损情况创历史之最。正邦科技在预亏公告中称,2021年全年,其销售生猪1492.67万头,同比增长56.14%。

但由于国内生猪市场价格下滑,公司单头销售均价为16.6元/公斤,单头收入下降1653元,销量的上升叠加销售价格的下降影响利润达88.73亿元。

“猪中茅台”牧原股份也未能独善其身。

业绩预告显示,2021年,该公司营收预计将从2020年的562.77亿元上升至最高800亿元,净利润却大幅缩减至65亿元-80亿元,上年同期这一数据为303.7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财报,2021年前三季度,牧原股份的净利润同比下降58.53%至87.04亿元,其中第三季度亏损8.22亿元,这是其近三年来首次单季亏损,按此计算其第四季度预计亏损幅度在7亿元-22亿元之间。

“报告期内公司生猪出栏量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但由于国内生猪产能逐渐恢复,2021年生猪价格较去年同期明显下降,导致公司2021年经营业绩较去年同期明显下降。”在业绩预告中,牧原股份曾如是解释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

2021年,我国生猪价格下降的幅度究竟有多大?

以牧原股份为例,2020年,牧原股份生猪销量达1811.5万头,销售收入达550.65亿元,商品猪销售均价为30.4元/公斤。而根据其最近披露的2021年12月份生猪销售简报,商品猪销售均价已降至14.75元,其中2021年9月及10月甚至跌至12元以下。

温氏股份也不例外,2021年12月,其毛猪销售均价16.21元/公斤,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50.2%。

猪价何时能够反弹?

那么,猪肉价格是否存在继续下行风险?

2022年预计生猪行业延续去产能,猪价震荡寻底。22年3月和22年5月合约分别对应21年5月和21年7月能繁母猪存栏量,当时能繁母猪存栏处于本轮猪周期峰值阶段。

从去产能进程来看,截止2021年底,我国能繁母猪存栏仍然高于正常保有量水平,意味着2022年10月份以及之前时间段内,我国生猪出栏量仍然维持过剩水平,生猪价格难见到趋势性转折。1天前,国投安信期货发布研报称,本轮猪周期未到反转时。

此前搜猪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2019年至2020年,各家养猪企业的扩产规划可用“凶猛”来形容,扩张速度已远远超出行业的增长速度,“各大猪企扩张步伐不止,将加速周期的下行。我觉得现在企业的规划不能过于激进,应及时理性的安排及调解生产计划,现在是行业需要降温的时候,而不是再去鼓励大家去疯狂扩张,毕竟在周期下行过程中,企业将面临利润大幅缩水或出现资金链断裂等情况”。

根据正邦科技在业绩预告中的表述,2019年-2020年因疫情影响,国内母猪总量急剧下降,为保证供应及获取利润,公司通过外购高价母猪进行快速扩张,报告期内得益于自产母猪的快速上量,结合国内生猪价格持续下降,公司进行战略转型,由快速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不仅处置了前期高价外购的低效母猪,同时,为提升母猪效能、优化资源、降低成本、保证资金安全,对种群进行进一步优化,合计死淘能繁母猪及后备母猪约220万头,告损62亿元-68亿元。

“从去年开始,养殖场陆续淘汰低效能的三元母猪,逐步替换为产能效率高的二元母猪。另外,出栏体重的下滑也是降本增效的一个措施,养殖单位目前出栏100公斤-120公斤的生猪较多,以实现料肉比最优化。除此之外,管理成本、人员成本的压缩也是举措之一。”

在卓创资讯生猪分析师王亚男看来,目前市场仍然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生猪价格有继续下降态势,对于屠宰企业而言,生猪价格下降意味着原料采购成本回落,对肉价有一定拉低作用。加之近期猪肉市场处于传统消费淡季,对猪肉市场无拉动效果,因此短线猪肉价格或仍然处于震荡下滑的走势。

发改委释放信号,提振市场

2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官微发出消息,1月24日-28日当周,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5.57∶1,连续三周处于5:1-6:1之间,进入《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设定的过度下跌二级预警区间。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视情启动猪肉储备收储工作,并指导地方按规定开展收储工作。

无论是从生猪出栏还是能繁母猪存栏的现状来看,今年上半年的猪肉供给可能还会呈现出供给充裕的特征,猪价可能出现阶段性快速下跌的局面。

为此,朱增勇指出:“全国平均猪粮比价已经下跌为5.57:1,如果能够适时出台今年第一轮的猪肉储备收储的话,一定程度上可以提振市场,延缓猪价下跌的局面。”

事实上,去年的两次猪肉储备收储工作也均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市场价格的提振,其中十月中旬的第二轮收储工作效果更为突出,带来了连续八周的价格回升,每公斤价格增长在7元左右。

在朱增勇看来,目前出台政策的话,将在给予市场主体信心的同时,实现能繁母猪产能的有序调节,避免出现产能过快下跌,导致能繁母猪产能和猪肉供给的过度下降,猪价的再次上涨,有效利用市场机制引导产能的合理化调节。

“除了收储工作释放的信号,还要看猪肉消费的恢复程度,如果恢复比较好的话,那么收储工作可能对于猪价稳定作用比较大,但如果说消费还是比较清淡的话,可能它更多的作用还是延缓出现下跌的速度和幅度。”朱增勇指出。

尽管在2021年7月份到12月份连续六个月的产能调节下,能繁母猪存栏量开始了小幅调减,但整体调减幅度相对较为温和。从目前整个能繁母猪存栏变动来看,还不足以带动2022年下半年出现猪肉价格的拐点,但供需形势将会逐渐向基本平衡转变。

朱增勇认为2022年上半年的猪肉整体供还是相对比较充裕的,到了下半年,可能会呈现一个常态下的季节性反弹。就全年而言猪肉价格可能仍将围绕整个行业的成本线附近上下浮动。

“在猪肉供给充裕的情况下,不具备猪价反转的条件,预计最早要到2023年上半年才会出现猪周期拐点。”朱增勇表示。

(文章来源:21财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