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北交所迎来了“百日诞”:从2021年1月15日开市至今天,北交所平稳运行刚好满100天。近日北交所、全国股转公司联合发布的一系列报告显示,北交所“龙头撬动”作用逐步发挥,开市以来日均成交额较改革前精选层增长3倍,日整体年化换手率为434%;北交所股票在2021年全年平均涨幅更是达至99%,1月底投资者数量已超480万,公募基金积极入市交易。
报告显示,2022年,新三板、北交所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改革年和服务年为主线,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市场特色,增强市场功能,优化市场生态,保持市场良好发展势头,持续提升市场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能力。多位专家认为,北交所具备充足的后发优势,需根据其自身特点长期投资,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具备估值优势。
市场生态发生根本性变化
北交所、新三板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北交所“龙头”撬动作用下,市场运行稳中向好,市场功能进一步恢复,市场韧性进一步增强,市场信心进一步提振,市场生态发生根本性变化,改革成效正在不断显现。
数据显示,北交所引领示范作用显著,开市以来日均成交额较改革前精选层增长3倍,日均换手率1.8%,整体年化换手率为434%,符合中小市值股票流动性特征;股票全年平均涨幅达99%,平均市盈率47倍;市场深度增加,交易成本降低,价格韧性增强,交易质量明显优化。创新层和基础层获得有效带动,全年成交同比增长20%,10只指数全部上涨,估值定价能力得到改善。
自从去年9月2日高规格官宣北交所将成立之后,精选层股票掀起一波上涨行情。在精选层平移前期有较大涨幅的基础上,北交所股票开市后总市值有所回落并不出人意外。将时间拉长至2021年9月3日以来计算,当时66只精选层股票涨势如虹,至今日收盘涨幅为正的42只,其中涨幅超过50%的有8只,森萱医药以323.15%的涨幅居首,同辉信息、数字人、吉林碳谷、盖世食品的区间涨幅也超过100%。
事实上,从目前股价较发行价涨跌的情况来看,更能看出投资者追捧的是哪些股票。统计显示,84只北交所股票中,从上市至今日收盘,股价较发行价录得涨幅的有58只,占比接近九成,其中股价翻番的达22只,占比约33%,吉林碳谷的股价较发行价涨幅达到7.24倍;盖世食品、森萱医药的涨幅均超过4.5倍;长虹能源、连城数控、同辉信息、诺思兰德的涨幅也均超过2倍。
据介绍,截至2021年末,全市场投资者超476万,同比增长1.9倍;百余只公募基金入市交易,8只新设主题基金全部超募,社保基金、QFII均已进场,机构投资者加速布局,奠定了市场长期投资、价值投资逻辑基础。
而截至今年1月底,北交所市场日均换手率2.00%,投资者数量超480万。更重要的是,市场各方信心有效提振,市场热度不断提高。96%的公司对新三板、北交所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另一方面,2021年全市场发行598次,合计融资281亿元。其中,41家公司公开发行融资75亿元,已有2家北交所上市公司启动再融资,持续满足企业大额高效融资需求;532家公司完成定向发行557次,融资206亿元,其中自办发行122次,融资10亿元,全年拟定向发行募集金额同比增长55%,小额、快速、按需融资功能进一步发挥。宣布设立北交所以来,公开发行效率显著提升,股票认购倍数翻倍;定向发行结构优化,外部投资者认购金额占比提高16个百分点。
探索多层次资本市场新格局
报告认为,北交所与新三板坚持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市场定位突出更早、更小、更新,与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形成错位格局、增强服务合力。
报告显示,北交所与新三板共同构成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载体,一方面坚持层次递进,北交所上市公司均来源于新三板创新层,形成金字塔形的市场结构;另一方面坚持互联互通,与沪深交易所和区域股权市场建立转板对接机制,发挥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联接作用。上下贯通、内外连通的市场特色,使得企业向上发展意愿增强,市场吸引力提升。改革宣布以来,挂牌申报数量同比增长46%;新增上市辅导的挂牌公司中,近九成计划申报北交所。2021年市场分层过程中,96%符合条件的基础层公司申请进入创新层,为分层制度实施以来最高水平。全年有3家公司提交科创板和创业板转板申请,3家公司通过区域市场绿色通道快速完成新三板挂牌。
由此,开源证券认为,以新三板和北交所为核心的转板制度初步建成,可渐进性建立覆盖全市场的转板制度。与成熟资本市场相比,国内各层次资本市场之间的联系还不够紧密,还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转板制度来加强各层次资本市场之间的联系,提升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而为了避免出现短时间内大量公司转板导致过热以及监管套利的问题,在推进转板制度建设时要考虑审慎性原则,需要分步骤、分阶段地渐进式推动转板制度的建立,从而最终实现覆盖全市场的转板制度。
知名经济学家、增量研究院院长张奥平认为,北交所因发行上市制度、持续融资制度、并购重组制度、交易制度、会员管理制度、投资者准入制度、持续监管制度、退市制度、转板制度等多项关键制度创新,相比沪深交易所则具备充足的后发优势。对于企业家和投资者而言,理解北交所制度创新,抓住北交所目前的关键机遇期,才能分享北交所带来的长期发展红利。
张奥平建议通过更长期的思维思考北交所的价值。其表示,纳斯达克与目前的北交所转板制度类似,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可以选择转板至纽交所。但伴随着纳斯达克市场的后续发展,以及分层制度(纳斯达克市场目前分为: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纳斯达克全球市场、纳斯达克资本市场)、做市商制度等多项制度创新,苹果、微软、谷歌等大量世界科技巨头并未选择转板至纽交所。其背后的本质原因是纳斯达克设立之初的“基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制度的持续创新,与市场资产端与资金端的平稳有效发展。其表示,虽然不能将纳斯达克简单的比作北交所,但北交所实现创新式发展是当前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其目前的多项差异化制度创新也使其具备充足的后发优势。
专精特新“小巨人”具备估值优势
资深新三板评论人、北京南山投资创始人周运南认为,2021年对北交所和新三板甚至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关键一年,报告是官方对过去一年北交所、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和追求高质量发展工作的一个全面总结,更是吹响新年新征程的号角。
周运南表示,“将改革进行到底”,将继续是新三板接下来的核心工作,希望能够加强“6个持续”即基础制度的持续完善,挂牌企业融资额的持续增长,市场交易的持续放大,合格投资者的持续新增,场外资金的持续进场,中介服务机构的持续增多,全面提升新三板市场整体活跃度。
在张奥平看来,自北交所正式开市以来,全面注册制改革再次迈出了实质性的关键一步,弥补了中国资本市场此前难以帮助“更早、更小、更新”的企业实现融资发展,以及让投资者投资分享早期高增长型企业成长红利的功能缺失。
北交所、全国股转公司的报告显示,北交所与新三板坚持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市场定位突出更早、更小、更新,与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形成错位格局、增强服务合力。截至2021年底,新三板挂牌公司6932家,符合北交所上市财务条件的挂牌公司超过千家。全市场累计783家公司获评专精特新“小巨人”,59家成长为“单项冠军”,2017年以来65家公司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市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聚集效应初步形成,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等国家战略的功能更加凸显。
万联证券认为,结合财务数据与估值水平看,北交所企业配置价值凸显,特别是北交所中专精特新“小巨人”具备估值优势。截至2月16日,工信部公布的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单中,北交所公司中有17家企业上榜。这17家公司平均PE-TTM为31.22倍,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平均PE-TTM为27.94倍,当前北交所的专精特新企业与非专精特新企业估值并无明显差异。对于成长性高、市场占有率高以及备受政策支持的北交所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而言,当前估值优势显著,值得重点关注。万联证券建议,行业配置上关注两个赛道:一是制造业转型升级持续加快,高端制造业细分领域亮点涌现;二是创新引领科技强国建设,信息技术赛道长期向好。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