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15”晚会上曝光的“土坑酸菜”波及包括康师傅等知名方便面品牌。
与此同时,一个方便面品牌却买断了货,其网店还呼吁消费者理性购物。有文章称之为继鸿星尔克、蜂花之后又一“野性消费”的国货品牌。
“3·15”后卖断货
旗舰店连喊“理性消费”
近段时间,关于白象“1/3员工为残疾人、拒绝外资收购、低调助力公益”等消息在网络上盛传,频繁登上热搜。
随着舆论的持续发酵,白象重回大众视野。而“3·15”晚会曝光的酸菜事件更是给白象的热度添上一把火。
3月15日当晚,对于网友的质疑,白象食品在微博评论里回复:“一句话:没合作,放心吃,身正不怕影子斜。” 随后,白象食品明确表示,和3·15晚会曝光的插旗菜业从未有过合作。
在一些知名方便面品牌因“土坑酸菜”被下架时,白象方便面结结实实迎来了一波“激情消费”——旗下产品短期内销量暴涨,淘宝旗舰店部分产品已经缺货,多数产品均为预售状态;京东自营店里也同样多数缺货。
白象在电商平台发布公告表示,近期订单量暴增,给工厂带来了巨大压力,呼吁消费者更“吃多少买多少,不要浪费”。
从3月15日起,白象在其网店直播中接连两天打出了“全面预售,理性消费”的标题。
白象网店截图
据第三方直播数据统计平台灰豚数据披露——
近一周,白象官方抖音号新增粉丝近30万,直播销售额达770多万元,而在过去3个月,白象官方抖音号销售额也仅为1300万元。
另据蝉妈妈数据,截至3月18日午间,白象官方旗舰店抖音账号粉丝量已近120万,有约40万用户为15天之内新增。
来源:蝉妈妈数据
据悉,3月16日,在白象网店直播中,主播坦言,一些产品暂时缺货,“都是预售”,“现在发货周期都已经排到15天之内了”,“现在基本处于边生产边发货的状态”。
三分之一的残疾员工?
在3月15日以前,白象就已迎来一波消费者的追捧。
今年3月,有博主介绍,白象方便面有三分之一的员工是残疾人。对此白象并未正式公开回应,但湖南省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官方网站曾于2016年12月发表一篇题为《白象食品公司有一个幸福群体叫“自强员工”》的文章,文中提到:
“(白象食品集团)湖南分公司成立之初,就吸纳了大量的残疾人就业。到目前为止,湖南分公司共有485名员工,安排残疾员工117人就业,残疾职工人均年收入30843.06元,残疾职工年均福利15249元。”
又一个鸿星尔克?
白象“出圈”后,带货主播们在卖货时,会将白象、鸿星尔克、汇源果汁等品牌捆绑在一起,组成国货专场。
2021年,河南遭遇严重暴雨洪涝灾害。鸿星尔克、白象等企业出手捐赠,让其成为公众眼中的“国货之光”。当时,白象方便面除了捐赠了500万元,还直接将仓库的方便面全都捐了出去,并发起了“到白象办公室避雨”“到街头给受困市民发泡面、发水”等援助工作。
也因此,白象此番走红被网友称为“又一个鸿星尔克”。
目前在白象食品的网站上,“企业社会责任”一栏占据重要位置。其中列出了包括“扶贫与教育”“临时性危难救助”“环境保护”以及“热心公益”等条目。
白象网站截图
不过,白象此次受到的关注度,远远没有达到去年7月数百万人涌入鸿星尔克直播间、销售额过亿的壮观景象。
3月18日,白象抖音官方旗舰店直播间的在线人数一直保持在2000人左右,排在当天带货榜第50位上下。另一个名为白象食品官方店的抖音直播间的人气稍高,在线人数在6000人左右,排在当天带货榜的第8名。
而在此以前,白象方便面有很长一段时间消失在很多人的视野中。
国内初代方便面“霸主”
作为河南的头部方便面品牌,白象曾红极一时。成立于1997年的白象,是国内初代方便面霸主,2003年,白象率先推出骨汤品类方便面,成为当时方便面市场的口味“风向标”。
在2004年,白象年产量达50亿包、销售额达23亿元,市场占有率上升至全国第三,当时国内的方便面四大巨头分别为统一、康师傅、白象和华丰。
据北京商报报道,2007年,白象实现综合销售收入40亿元,2013年收入达到50亿元。
此后,白象的发展开始走下坡路。2014年,白象IPO折戟,并将此前搬至北京的总部,再度撤回河南大本营。
国内方便面市场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据2020年方便食品大会数据显示,康师傅、统一、今麦郎销售额占据前三,其中康师傅在国内的销售份额达到了惊人的46%,而白象的份额仅为7%。
导致白象逐渐被消费者遗忘的原因有很多,拒绝外资收购是其中的导火索,紧接着的5年改制和行业内耗,都慢慢让白象的声音越来越小。
并非没有求变。
白象也曾对标拉面说推出过“鲜面传”品牌,但并没有激起太大水花。此前,白象还曾进军面食行业,开设了150多家福喜面食工坊连锁门店,但这些门店最终都没能走出河南。
2012年,白象开始发展饮料市场,十年间也推出多款饮料产品,但消费者却似乎很难看到白象饮料的身影。如今在白象天猫和京东旗舰店,均没有看到饮料产品的身影。在淘宝搜索“白象饮料”,才发现有小部分商家在售卖相关产品,但销量都比较低。
来源:淘宝
此次乘风,能飞多远?
消费者这种“野蛮消费”的购物方式,在白象之前,鸿星尔克、蜂花等国产品牌也曾“体验”过。只是热情过后,“国货之光”是否会再次被消费者所遗忘?
据时代财经报道,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白象要把短期的热度变现为长期的市场销量,可能性并不大:“白象在品牌、产品、渠道、团队、客户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老化,仅靠爱国情怀,包括对于残疾人的帮扶,只能赚取短期的口碑。”
另一位熟悉白象方便面的业内人士也指出,白象其实已经失去了与康师傅、统一们交手的资格。这次康师傅、统一因为问题酸菜受到打击,对白象来说是个好时机,但它很难接盘市场。“渠道北强南弱,而且只限于河南、河北、山西和山东几个省份,相比之下,康师傅、统一、今麦郎在线下渠道的统治力还很强,白象可能只能在线上尝试开拓。”该业内人士称。
“方便面们”日子都不好过
据智研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方便面产量出现断崖式下降,仅一年的时间就下降了超400万吨,同比减少36.6%;此后方便面产量仍然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来源:智研咨询、红星资本局
需求端来看也是如此,据智研咨询数据,自2018年以来方便面需求量开始下滑,2019年方便面需求量为537.41万吨,较2018年减少了126.28万吨,同比减少19.03%,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方便面需求量有所回升。
消费者为什么不爱吃方便面了?
从外部看,随着外卖行业兴起、消费者追求健康、高品质等偏好变化都为传统方便面市场带来不小的冲击;最近两年,预制菜也开始抢占方便面市场空间。
从速食行业看,如今消费者在方便速食领域的选择范围越来越广,近年来自热火锅、螺蛳粉、酸辣粉等新方便食品也成为了不少年轻消费群体的新选择。方便速食赛道异常拥挤,进一步缩短了方便面的生存空间。
据统一集团中国(00220.HK)财报显示,2021年统一集团中国的食品业务营收95.2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但方便面业务营收相比2020年的90.550亿元,减少了4780万元。
康师傅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康师傅控股(00322.HK)营收同比增长7.47%,毛利率同比下跌2.38%,净利润同比大跌14.50%;康师傅增收不增利的主要原因同样受到方便面业务的“拖累”,2021年上半年康师傅方便面收入为127.22亿,同比下降14.67%。
方便面作为曾经“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如今似乎早已没有了往日的风光,也不再是消费者的唯一选择。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