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又一次跌破3000点,见证历史。4月25日,上证指数收报2928.51元,三大指数均跌超5%。沪深两市今日放量成交额8969亿,北上资金净流出超过43.97亿元,招商银行、宁德时代等多只基金权重股大跌超5%。
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快速贬值惊扰市场,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短短五个交易日内贬值超过3%。申万宏源认为,当前疫情对出口、工业生产冲击显著,是本轮贬值的主要原因;而本次市场短期调整,根本上反映的是A股基本面的下修。此外,4月25日央行降准0.25个百分点,但低于市场预期的0.5个百分点。
中信、中金、海通、申万宏源、中信建投、招商、华西、国海等多家券商,陆续发布了“市场是否见底”的研报,大部分卖方分析师均认为市场已进入反复“磨底”阶段。
未来一个月将是重要考察期,主要观察疫情封控与复工情况、4月底政治局会议对后续经济政策的定调、“稳增长”对地产消费影响、全球通胀情况等政策信号和基本面改善信号。中信建投陈果建议投资者保持耐心,不宜冒进,等待基本面筑底、外部环境好转或政策强力宽松的机会,如果市场出现大幅调整,亦可逐步布局。
A股再度跌破3000点,14年前相同一幕
大盘全天低开低走,三大指数均跌超5%,上证指数收盘跌破3000点,创2020年6月中旬以来新低。上证指数跌5.13%,收报2928.51元;深证成指跌6.08%,收报10379.28元;创业板指跌5.56%,收报2169元。截至今日收盘,682只个股跌停,4623只股票翻绿。
上证指数跌破3000点,上演了14年前的相同戏码。且从6124点跌破3000点仅用了127个交易日。
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8969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436亿。北上资金净流出超过43.97亿元,其中沪股通净卖出48.47亿元,深股通净买入4.5亿元;主力净流出超过522.09亿元。
板块方面,互联网电商、数字货币、云游戏、稀土、光刻胶等板块跌幅居前。多只基金权重股大跌,招商银行、新华保险、五粮液、宁德时代、隆基股份等均跌超5%。
申万宏源认为,本次短期调整根本上反映的是A股基本面的下修。另外,人民币汇率贬值背后,中美利差可能不是核心问题;国内疫情的影响才是主要矛盾。维持“二季度磨底,三季度有机会”的判断。
对于今日市场调整,开源证券认为,当前市场基本面总体趋弱的态势没有变化,反弹的核心是流动性驱动。4月形势不容乐观的关键新增变量是疫情。疫情不仅进一步削弱了经济基本面预期;还将推升国内CPI预期,令中美实际利差收窄,最终可能导致资本外流、人民币贬值及国内货币政策丧失“自主性”;并且令服务业对资金的需求增大,导致活期资金流向实体,从而挤压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展望5月海外美债收益率上行叠加俄乌局势反复,仍会令市场情绪面波动,但“疫情缓解”才是关键。
影响因素有哪些?此前,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上汽集团已于4月19日正式启动复工复产,长城坦克300也于4月22日恢复生产,连同核心供应商开始复工复产。对此,业内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上海疫情封控影响汽车产业链产能,复工后恢复封控前产量有压力。
与此同时,25日央行降准0.25个百分点,但低于市场预期。
4月25日,人民银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但此前市场对于降准的预期是0.5个百分点。值得关注的是,央行的降准已在4月15日进行过公告。而15日、18日上证指数小幅下滑不超过1%。
中信建投陈果认为,疫情对生产端的冲击,主要来源于物流停滞、原材料短缺、封控下难以复工复产、部分企业销售受阻导致库存被动累积等,景气受损行业主要包括物流、港口(分地区)、汽车、电子(影响较弱)等。
浙商证券认为,“最差的时候大概率过去了。从4月18这周开始汽车供应链从停产到逐步恢复单班,目前车企复工复产正在稳步推进,预计在5月中有望逐步恢复到双班。需求方面,5月、6月数据比较重要,涨价、疫情、宏观经济对汽车消费的影响将显现,但我们对需求不悲观。”
单日股市下跌是诸多因素共同影响的,从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复工复产、投资者情绪等多个方面看,目前处于混沌状态。
市场悲观情绪释放
兴业证券张启尧周日发表观点,从多项指标看,当前市场悲观预期已很大程度反映在股价中,后续市场将从整体调整转入结构性分化。
估值层面,全A的PE估值均已逼近2020年3月疫情导致全球市场暴跌时的水平,创业板估值更已低于当时水平。
财联社记者梳理了行业估值,大部分行业低于历史均值。截至2022年4月22日,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仅有社会服务、美容护理、汽车、农林牧渔、食品饮料5个一级行业的估值分位数超过50%,这五个行业估值均超过历史均值,其中社会服务更是高达79.7%。而国防军工、计算机、有色金属、医药生物、非银金融行业估值明显低于历史均值,行业估值分位分别为26.9%、19%、11.8%、8.1%、1.4%。但值得注意的是,估值、资金和行为层面的信号仅起到辅助判断作用。
市场活跃度方面,沪深两市成交额也已回落至8000亿元以下,两融余额也从2021年三季度的接近2万亿元回落至1.6万亿元。
股权风险溢价方面,万得全A、上证综指、创业板指股权风险溢价已分别升至2010年以来的72.1%、82.2%和94%分位,均已超过2016年初股灾结束后的水平。
基金发行方面,去年平均每个月新成立了164只基金,今年截至4月22日,平均每个月仅成立了79只新基金,相比去年已是“腰斩”,4月份甚至仅成立了12只新基金。基金发行份额则从2021年1月的5662亿份额,降至今年3月份的530亿份,同比缩量九成。
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连续五天快速贬值再度惊扰市场。从4月18日收盘价6.3788到4月25日盘中一度逼近6.60关口,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短短五个交易日内贬值超过3%。
申万宏源认为,当前疫情对出口、工业生产冲击显著,是本轮贬值的主要原因。鉴于此前两年我国出口的强劲走势对人民币汇率的强大支撑,当前市场基于LPR未下调以及全年经济增长目标预期下修,进而预计稳增长政策加码力度可能不会很大,从而对工业生产和出口前景展望下修的情况,可能才是本轮人民币汇率出现短线急贬的关键原因。
市场进入磨底期
在A股今日大幅下调之前,市场上已经陆续出现关于“底部”的预判。招商证券策略首席张夏更为激进,其4月22日在朋友圈高喊“现在就是底”。张夏表示,现在就是市场底部,并直言“就算打脸,也会站直”。他同时强调,股票之道,在于人弃我取,“你们喜欢的、爱的因为贵涨多了错过的标的,都跌到了十几、二十倍,梦寐以求的价格摆在了眼前。”
早在3月25日,中金公司就发布了《如何判别A股市场是否见底?》的文章。梳理A股自2008年的六次重要阶段性底部特征和信号,总结了判断市场是否见底的5个维度信号,即基本面、政策、估值、资金和行为。
中金认为,后续市场可能逐步进入磨底阶段,经验上成交量可能会有所萎缩。市场估值也达到了历史上相对偏低的水平,且累积消化内外部负面因素已经较多,中期的角度机会与风险相比,可能更偏向机会。
海通证券总结A股大盘企稳见底的特征时发现,高股息类股票率先横盘企稳,随后指数见底,而基金重仓股会在补跌后见底企稳。目前盘面的特征是高股息股已见底上涨,而重仓股仍在补跌。
中信证券提出,权益资产所面临多重的压力逐渐缓解,市场企稳在即。企稳后,预计基本面的缓步改善将驱动权益市场行情,当下的“磨底”阶段正是布局的良好时机。
中信建投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果4月10日表示,市场处于中期视角下的磨底期,但面临一些挑战:国内经济进入主动去库存阶段,疫情对经济形成扰动;美债利率快速上升尚未稳定,俄乌冲突及地缘政治形势存在不确定性。
华西证券表示,美联储激进加息预期和国内疫情制约市场风险偏好,疫情的持续发展导致国内经济短期承压,物流不畅和供应链扰动使得部分企业停工停产,居民消费受到冲击。在疫情走向明朗前,预计A股仍将以反复磨底为主。
国海证券策略胡国鹏团队也认为当前A股处于磨底期,中美利差倒挂并不意味着市场将再次面临大幅回调。
大幅调整宜逐步布局
经过今日,A股三大指数均跌超5%,估值陆续下探。海通证券荀玉根表示,今年风格类似2012年,全年价值略占优,成长有望阶段性占优,目前继续围绕稳增长主线,如金融地产、新基建,后者弹性更大。
中信建投陈果表示,未来一个月(4月中旬到5月中旬)是关键观察期,市场或将迎来确认筑底完成的条件。关于上海疫情、封控与复工、4月底政治局会议对后续经济政策的定调、全球通胀情况和加息预期等一系列问题也是未来重要观察点。
中金表示,有效的政策信号以及盈利预期改善的基本面信号是阶段性底部形成的重要条件。未来市场重点关注以下压制市场基本面的因素出现潜在转机:1)俄乌局势和全球通胀压力缓解。2)“稳增长”逐步见效,尤其是目前担忧较多的房地产和消费领域。3)国内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对经济活动的限制减轻。4)中美关系边际趋稳,中概股问题相对明确等。
陈果建议投资者保持耐心,不宜冒进,等待基本面筑底、外部环境好转或政策强力宽松的机会,如果市场出现大幅调整,亦可逐步布局,布局方向重点关注早周期品种(地产链等),如果后续美债利率趋稳,国内宽货币加强则可以考虑逐步加大对成长的配置。
申万宏源认为,今年二季度仍是弱势市场,但短期调整后,可能存在中短期交易性机会: 一是疫情缓和交易,重点是寻找除了疫情之外没有其他逻辑瑕疵的方向:白酒、 医美、顺周期低估值(煤炭、房地产);二是美联储紧缩预期兑现交易:短期科技成长表现受压制,五一假期后有望迎来值得参与的超跌反弹。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