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8日讯(记者 马常艳)“随着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其创造的新就业岗位占比近3成,产生的新职业中多数与数字化密切相关,在第三产业中,数字经济带来的岗位占到6成。”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通过调研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就业具有带动作用。经济组织平台化是数字经济的基本趋势,顺应这个趋势,可以为更多的劳动者带来更多的赚钱机会。


【资料图】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受访者供图)

刘尚希表示,经济社会深层结构性问题日渐凸显带来的就业压力,难以随着人口规模的下降而缓解。他指出,就业面临“四难”:青年就业难、稳住劳动参与率难、就业政策创新难和政策协同配合难。

刘尚希认为,保就业面临新风险,促就业不能走老路,应顺应数字化大趋势,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带动就业的杠杆效应。

作为未来经济的主体形态,数字经济展现出显著的引领作用。刘尚希指出,在就业方面更是如此。数字化在颠覆经济的组织方式,也在衍生新的就业形态,甚至改变了就业的定义。

“在传统观念中,就业就是找一份工作,有单位、有岗位,否则就不算就业。其实,就业的本质是获取收入,单位和岗位仅仅是方式和路径。数字化改变了传统工业经济下的就业形态,提供了大量非单位、非岗位的,却能获取收入的机会,如直播带货、跑快递送外卖等等。”刘尚希说。

这与依赖于就业场所才能获得收入的传统就业不同,各行各业的各种大小不一的数字平台提供了获取收入的机会。

“数字平台经济所形成的新型就业‘生态系统’既是青年当下就业选择的过渡地带和未来主体形态,也是青年人才自雇创业的‘孵化地’。”刘尚希认为,经济组织平台化,是数字经济的基本趋势,顺应这个趋势,就可以为更多的劳动者带来更多的赚钱机会。

对此,刘尚希表示,应鼓励、支持和拓展平台就业,以电商、网约车、物流配送、在线教育、信息服务和数字场景设计等作为吸纳青年就业的主要方式。各类短期的就业促进政策(如政府购买岗位、高校扩招、补贴存量企业稳岗等)难以作为长期政策使用,应以加快经济的全面数字化转型来促进就业。

“以工业经济为基础的就业存在各种‘门槛’,如要有就业场所,有单位接收和工作岗位,而各种数字平台带来的就业机会却打破了这种门槛。”刘尚希认为,应借助数字经济的包容性来提升劳动参与率。

此外,刘尚希还注意到,人力资本竞争力的关键,已经从传统的手艺拓展到数字技能。他认为,应加力加快发展数字教育,提高劳动者的数字知识、数字技能,降低获得数字知识和技能的门槛。“特别要注重缩小不同行业、不同代际劳动者数字知识与技能的差距,防范‘数字鸿沟’带来新的就业排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