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经过漫长的演变才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如果从仓颉造字算起,迄今已有5000年的历史,如果再往前推,也许还要更早。汉字无论是字形还是结构在每个历史时期有很大的不同,但总算没有脱离方块状的基本结构,这就是我们的象形文字——汉字,一种被老外称为谜一样的古老文字。

上古时期——汉字雏形

汉字成系统的出现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仓颉造字,相传仓颉是轩辕黄帝的史官。他应该是将经过漫长岁月演变的图形符号加以收集整理,最后再加以规范化与系统化。无论如何,汉字的第一功是非他莫属的,并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也被后人尊为“造字圣人”。

商朝时期——甲骨文

我们现在所熟知的“甲骨文”指的就是商朝时期刻在龟壳兽骨上的汉字,又称“契文”。这些流传下来的文字在当时主要是用于占卜和记事。在商朝时期,在甲骨上刻字可能并不是主要的记录方式,可能还有其他的刻在木头或刻在竹简上的文字,只是年代过于久远,只有不易腐烂的甲骨才能保存下来。也有很少的字被刻在金属器皿上,由于当时金属比较稀缺,并没有成为常见的文字载体。

周朝时期——金文

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以及文明的进步,人们开始将文字刻于金属器皿上,可能周朝人认为将文字刻在甲骨上并不十分雅观,并且当时青铜器大量出现,青铜器也常用作祭祀先祖的器物,金属开始成为文字的载体,但同时还会有文字被刻在甲骨上。由于流传下来的文字多见于钟鼎之上,因此被称作“钟鼎文”;由于是刻在青铜器上,也被称作“金文”。这一时期的金文也成了周朝文字的代表。

与商朝一样,在这一时期或许金属也并不是周人书写的工具,史学家依具甲骨文字形分析,推测竹简出现最早应该不晚于商朝,这一时期主流的文字载体应该是竹简,虽然竹简相对容易保存,但也抵不过岁月,现存发现最早的竹简是曾侯乙墓(战国初期,诸侯国曾国的国君曾侯乙)出土的竹简,其主要记载的内容是丧葬物品的清单。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统治衰弱,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国与国之间因战争而逐渐产生隔阂。诸侯的割据也使得汉字出现了简体、异体、一字多形的现象。

秦朝时期——小篆

秦朝是汉字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的统一政策,在丞相李斯的主持下,将汉字书写统一为秦国的小篆,小篆也因此成为秦朝文字的代表。小篆的产生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出现的汉字的异化趋势,也为今天的汉字奠定了基础。如若不是秦始皇的政策及时遏止了汉字的分化,或许我们现在看到的汉字就像英德语一样,虽然相似但却不再相同。

为秦始皇歌功颂德的“泰山刻石”、“琅琊刻石”相传为丞相李斯用小篆书写的,是为标准的小篆字体。秦小篆是从周朝大篆字体简化演变而来的,与大篆相比,小篆书写起来更加简便,字体长方,笔画均匀,且每个字大小一样,既美观又简便,堪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大篆可参看《石鼓文》,小篆可见《峄山刻石》和《秦泰山刻石》。)

大篆敦而圆,小篆柔而方——赵宦光(明代)《论九体书》

大篆者若鸾凤奋翼,虬龙掉尾,或花萼相承,或枯叶敷畅,劲直如矢,宛曲若弓,铅(右边为舌字)利精微,同乎神化。小篆者或缕纤盘屈,或悬针状貌,鳞羽参差而互进,珪璧错落以争明,其势飞腾,其形端严。——张怀瓘(唐代)《论六体书》

隶书作为小篆的辅助字体,也得到秦始皇的支持和推广,秦朝的隶书也称为“秦隶”,或者“古隶”,以区别汉朝的隶书——”汉隶”。因为主要是起辅佐书写的作用,因此也被称作“佐书”。

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书难成,即令隶人(笔吏)佐书,曰隶书……隶书者,篆之捷也。——《晋书》

汉朝时期——隶书

汉初,汉承秦制,仍用小篆,后来篆书呈现出衰落的趋势,隶书得到蓬勃的发展。隶书随着时间而逐渐完善,到了东汉,形成了定型的汉隶。特别是到了汉恒帝、灵帝时期(公元174-189年),汉隶达到极盛。因此,隶书也成了汉朝汉字结构与字形的标志。

隶书既庄重严整,又变化多姿。其上承篆书和古隶,下启楷书。因此,隶书在汉字发展史上有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隶书也奠定了汉字的基本字形和结构,汉代后直至代,汉字的结构基本没有大的变化,而变的也只是在书写样式上。

魏晋以来——楷体、宋体

从隶书、隶草演变出一种较规整的字体——楷书。到了唐朝时,楷书更加成熟,成为当时最流行的字体,楷体也因此成为唐朝汉字的代表。印刷术发明以后(最早是雕版印刷),印刷也多用楷书。

到了明末清初,逐渐出现了一种笔画以横轻竖重为典型特征的字体,是楷书的一种变体,因其最早是从宋代的刻本印刷字体发展而来,故称之为“宋体”。但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称呼,在日本就被称为“明体”,原因是这种字体在明朝最为流行,也是在明朝传入日本的。

代以来——汉字简化

新中国成立后,开始推行汉字改革方案,既汉字的简化与规范化。这是汉代以来汉字结构的最重大变革。从1955年到1964年总共推出2235个简化字。这次文字改革并不仅仅是汉字的简化,也包括废除1055个民间流传的异体字。

汉字的简体在历代民间都有出现,当时被称为“俗体”,新中国的汉字简化方案很多就是来源于古代文献中的俗体字。最早的成系统的简化是在太天国时期,为了提升识字率,在太天国的官方文件都用简体书写。据统计,太天国总共使用了一百多个简体字。

汉字简化也是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民国时期国民政府也曾推出过汉字简化方案,但由于阻力最终没能实施。之后在解放区却被成功实施,新中国成立后又将成功经验推广到全国,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汉字的起源

自古以来就有“苍颉造字”这之说。

苍颉非常聪明,从结绳记事开始就研究更复杂的记事方法。进而研究形象记事从而逐渐有了象形文字。但这里有个问题提出来那就是为什么传说中只有苍颉够聪明,而没有其他的聪明人也一同造字?其实按照中国传统说法应该是上天派下来为原始人类提高生活技能而传授的文化知识,为了当时的人可以接受而首先使用象形文字,然后逐渐演变成现代的文字。

今天所能见到的最古老的文字是商代刻在甲骨上和铸在铜器上的文字。这样说来商代的文字已经是很发达的文字了,所以可以推测出最初产生文字的时代应该远在商代以前,那就是夏代或更早于夏代。

汉字的起源一类是以甘肃大地湾遗址的彩陶上的刻符为代表的抽象的、方折形的符号。另一类是以河南贾湖遗址的甲骨上的刻符为代表的生肖象形的符号。前者有序地演变为西安半坡临潼姜寨上的刻划符号系列,后者则发展成为大汶口陶器上的图象。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