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老爸,你是我们的老爸。”操场上,几个乡下孩子亲昵地挂在一个金发男子身上,四面还围着五六个孩子,七嘴八舌地说着叫着。
这个男子穿着一件大号的旧球衣,洗得发白的牛仔裤,脚上一双裂了口的胶鞋,这身打扮,让他看起来像极了工地上的农民工。
他一只手拽住要掉下来的孩子,一只手去摸旁边孩子的头。阳光下,一头金发散发出温暖柔和的光。
(相关资料图)
他在山区小学免费支教10年,一分不挣还倒贴,却拒绝接受“感动中国”人物提名,他说:“是中国感动了我,而不是我感动了中国。”
他就是卢安克,一个德国人。
01
卢安克1968年出生于德国汉堡,曾在 汉堡美术学院 读工业设计。
卢安克的父亲是一名教师,母亲是家庭主妇。他有一个双胞胎哥哥,一个弟弟和妹妹。父母从来不会要求他们一定要做什么,因此哥哥在一家绿色环保组织里工作,妹妹在非洲纳米比亚教书。
22岁时,一个偶然的机会,卢安克在中国旅行了3个月,却不知不觉地爱上了这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他决定以后还要回来。
两年之后,卢安克有机会到广西做了一年的交换生。1996年,终于大学毕业的卢安克,迫不及待地开始了在中国的教育实践研究之旅。
然而,卢安克的选择却让人难以理解。
他没有选择北上广深,这样经济繁荣的大城市,而是把目光投向了一个相对偏远的地方——他做交换生时生活过的广西。
其后的六年时间,他先后在广西南宁、阳朔、东兰县乡镇中学,教德文或英语,由于卢安克上课时不用课本,平时也不考试,他所教的班级,考试成绩很差。
但是,他不想因此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于是选择了离开。
在此期间,卢安克也尝试过,免费教十四五岁辍学的青少年说普通话,读拼音识汉字,为村里的公路设计图纸,修水泥路。
但是他发现这些年轻人只能完成布置的任务,普遍缺乏创造的能力,因此,他把教育目标转到儿童身上。
几经周折,2003年9月,他来到广西东兰县板烈村小学,教自然、音乐、美术。这个学校不通电话、不通公路,环境十分艰苦。
但是,卢安克却非常满意。因为,这里有一个完全认同他教育理念的校长,他找到了自己教育研究的沃土。
02
板烈村的孩子们非常喜欢打斗,特别是男孩子,用树枝劈、棍棒打,用手抓、用脚踹,甚至用牙咬,混乱无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状态。卢安克尝试过劝说,但是收效甚微。
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
几番思考之后,卢安克编写了一部《和平剑》的剧本,让孩子们做演员,谱曲,做道具,亲自参与拍摄这个剧本,再一起观看他们自己的表演。
孩子们认识到剑的两面性,既可以保护人,也可以伤害人。
从这以后,孩子们不再那么狠狠地打斗,也慢慢懂得遵守秩序和规则。
卢安克还编了一个剧本《心镜》,这个剧本里的人喜欢互相攻击,但是他们都会遇到一面心镜,反射回来就会伤害到自己。
剧本里只有一个角色绝不害人,哪怕要受到他人的捉弄,折磨,经历各种屈辱,他都只能接受,不能反抗,大部分孩子不愿意表演这个角色。
这时,班上一个性格孤僻,经常独来独往的孩子,居然主动要求来演这个角色。
表演中,孩子们竭尽所能去折磨他,但是都被心镜一一反射到自己身上,而反观这个孩子,却完全没有受到心镜的伤害。
剧本演完以后,班里的气氛发生了奇妙的变化,那个性格孤僻的孩子,在班上的人缘莫名其妙地好了起来,而且他也不再那么内向,开始跟同学们有了积极的互动和交流。
这个剧本带给孩子们的影响无疑是长远的。
03
卢安克的课,最大的特色是: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花几个小时去犁田或者玩泥巴。”
“去野外观察树根如何保护泥土,去小溪里戏水。”
“跟学生一起合作画画,你画一笔他画一笔。”
上过课的孩子们,渐渐知道了:乱砍乱伐真的会让泥土流失,带来的后果很严重,说不定哪天大水会冲走自己的家。
十来岁的孩子,会很认真地说:“我以后要多劝别人不要乱砍树。”
他们通过合作创作一幅幅长画,学会接受意见,包容缺点,自己的画被后面的人涂抹不见了,也能理解接受。
卢安克说,要通过活动去影响孩子,而不是只靠嘴巴去说。
中国人常说“身教重于言教”,其实讲的同样的道理。
04
由于地处偏僻,板烈村的青壮年为了谋生,几乎都去了大城市打工,生下孩子后就留给家里的老人。
板烈村里最多的就是老人和孩子,最小的孩子只有几个月。
卢安克的班上有一对姐弟,父母离开后几年都没有回家,姐弟俩住在一个大空屋里,相依为命。
为了维持生活,10岁左右的弟弟学会了种菜,大一点的姐姐学会了做各种菜。
冬天的晚上,非常寒冷,弟弟费力地举起斧子劈柴,燃起火堆来取暖。虽然几年后父母回家建了楼房,但还是很少在家里陪伴他们。
类似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父母不在家,家里的老人除了做饭给他们吃,其他的要求就是奢望了。
卢安克决定做点什么来帮助孩子们。
每个周末,他会去一个没有大人的孩子家里生活一天,跟孩子一起做饭,吃饭,玩耍,甚至什么也不做,哪怕只是一起看远处连绵不断的大山,听蛐蛐在草丛里长鸣。
孩子们在他肚子上打滚,利用他的长腿做滑梯,扯他的头发,揪他的脸。各种折腾他甘之如饴,不发火,不呵斥,用他的话说:“什么都可以给这里的孩子。”
“没有别的,就是让自己比别人付出更多。”
2004年,卢安克外出回来,载他的农用车在山路上出了车祸,同车的一个人死去,他被压在车下受了重伤,抢救过来以后脊柱被压缩了3 厘米,直到3年后才完全恢复。
就在大家都认为,他会因此离开这里时, 他却说,那次车祸把他的命与这里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如果离开,就没有命了。这是一种没有办法用语言表达的感觉。
这个外国人,用自己全部的付出,成了这些留守儿童的“老爸”、朋友。
05
卢安克不吃肉、不喝酒、不赌博,他穿大号的运动衣,裂了口的球鞋,一年的生活费,是母亲寄给他的大约5000元人民币。
闲暇时,他会帮人做翻译挣钱,除去必要的生活开支,其余的收入,都用来帮学生买需要的各种学习用具。
刚到广西南宁的时候,有人怀疑这个无欲无求的人另有目的,是不是哪个国家的特务?或者是来拐卖孩子的人贩子?板烈村的孩子,刚见到他的时候也很害怕,担心自己被他拐卖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他慢慢走进了学生的心里,成了这些幼小无助的孩子们最亲的人。
一到课间,他的周围经常会围满了孩子。阳光下,他微眯的双眼充满笑意,这正是他和孩子们的课间日常。
这样的生活,卢安克一过就是十年。这十年,正是他生命中最青春的年华。
卢安克把他的教学研究体会,写在了自己的实践总结报告里,他希望用自己的经验,去指引那些同样关心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人。
他曾说,中国的人,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太急了。太急于去成就某样东西,这样可能适得其反。
其实他想表达的是,这些孩子的父母急于出去挣钱,错过了孩子们的成长。
06
卢安克的事迹,逐渐被很多人所知道,人们称他为新时代的“白求恩”“洋雷锋”,2006年他被提名为“感动中国”人物候选人。
得知这个消息,卢安克立刻给评委会写信,拒绝接受这个奖。
他说是中国感动了我,不是我感动了中国。
对于闻讯赶来的记者,他也是能躲就躲,他说:“我只想做我的事,不想出名。”
然而,卢安克过度回避媒体的行为,也引起外界的猜测,甚至有人怀疑,他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这让他又一次陷入舆论的漩涡之中,他需要做点什么,来摆脱这种冲击。
2009年12月,卢安克首次接受央视主持人的专访,这次的采访,对他在板烈村支教的生活进行了如实宣传,这个不要一分工资,还倒贴钱来帮助留守儿童的外国人,再次深深地感动了中国人。
中国人最见不得别人对自己好,一旦发现有人真心对自己好,恨不得要涌泉来相报。
很多志愿者慕名而来,学校里一下子多了好多老师,教学的课程也丰富起来。
更多的孩子们有机会学画画、音乐。但是,也许那里的确太艰苦,也许孩子们确实很闹腾,很多人来了不久就走了。
也有的追随者热情到冲进教室里去找卢安克,学校出面干预之后,那些人还在校门口游荡。这就不只是影响他的工作了,也影响到学校的教学秩序。
这让卢安克很苦恼,他之所以愿意把自己支教的情况让媒体报道,是想让更多的人安心去做留守儿童的教育,让更多父母角色缺失的孩子有人陪伴, “有一种权威的引导” 。
中国这么大,留守的孩子这么多,需要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像他这样进行长时间的教育实践活动,而不是去乡村体验生活,走走形式。
2012年9月,一向回避媒体的卢安克主动联系了央视主持人,于是有了新一期的专访。这次的话题是卢安克的去留。
有趣的是,在这期名为《告别卢安克》的专访里,说得最多的还是他的学生们。
虽然卢安克最终告别了板烈小学,告别了在中国支教的生活,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但是他的教育实践活动,留下的不只是感动,更多的是思考。
:
07
板烈村的孩子们,无疑是幸运的,因为有了卢安克的影响,他们的人生之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童年时被卢安克激发出来的创造力,会给他们的人生带来正面的力量。
但不是所有的留守儿童都能如此幸运。据有关报告显示,截至“十三五末”(2016-2020年)约有留守儿童643.6万人。
虽然相关部门已启动项目,对这些孩子进行重点关注,也有一些教育工作者正在参与其中,但是父母角色缺失所带来的成长问题,仍应该引起更多的重视;也需要更多的热心人行动起来,为这些孩子们做点什么。
正如一句话所说,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作者:新荷
编辑:明月松间照
参考资料:
1.纪录片: 《面对面-志愿者卢安克》 2009年12月
《看见-告别卢安克》 2012年9月
人民网-《人民日报》 2021年7月9日 《重塑乡村活力 给留守儿童更多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