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近的焦点除了美国通胀,就在日本和英国了。英国已经改弦易辙。剩下的就是日本了。就对全球市场的影响而言,日本的影响其实大于英国,主要因为日本现在是全球最大的债权国之一,而日本国内金融金融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广泛进行的全球套息交易,也经常是全球金融市场波动的根源。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 日本的困境

首先我们做一个假设,那就是我们在本文分析的所有方面,日本财政部和央行的专家,都全部了解,并且比我们深入。我觉得这是一个完全合理的假设。从分析的角度看,我们一定要避开上帝视角,而这正是中国各类段子手最擅长的。日本面临的真正问题,第一是长期潜在增长率持续下行,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低的;第二是通货紧缩的问题。

经济增速与通货紧缩的问题既有关联也有区别。日本为了应对这两个问题,在经历过多年各种政策的测试后,提出了安倍经济学。

>. 安倍经济学的本与末

安倍首相意识到日本的问题是需要提升国人的动物精神。他请了行为经济学家,耶鲁大学教授希勒做为顾问,讨论如何提升日本国民的冒险精神。安倍上台初期,提出了很多富有创意的想法,包括在北海道设置东北亚最大的赌场、放开500万移民等。如果仔细跟踪过安倍首相团队的工作,是可以理解到他们的用心,他们明白,也希望,通过结构改革来提升日本的经济潜力。然而,一旦涉及结构改革,本质上就是政治决策了,这就让我们的分析必须进入对日本政治权力结构的考察。

>. 日本权力结构不利于解决危机

但是日本政治制度的特点恰恰是面对危机时候的低效率,或者说解决问题的效率非常低下。这里我只能给出一个大概的叙述框架,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日本权力结构之谜》、《日本及其历史枷锁》等政治学专著。日本历史上长期是一个封建割据的国家,历史上,日本基本上没有完成过中央集权。明治维新开始,日本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机制,但是政治上实际被维新时代的一些寡头家族垄断,这些政治家族与大型企业财团过从甚密,他们同时控制了议会和政府。形成了战前所谓的政官财三角体制。这个体制的一个突出弱点是:缺乏真正负责任的中央政府。天皇是名义的国家最高统帅,但是天皇并不直接行使权利,权力的行使名义上由首相和各个省、军部来完成,国会虽然负责设立法律,但是国会议员可以兼任政府高级官员,而政治世家和大型财团可以相当程度上影响国会议员和政府官员的选举任命,从而使得日本国会独立的立法权力微弱。每个部门都有自己认为的国家利益,而整个国家缺乏统一完整的行动方向,这包括了对一个国家至关重要的外交政策、宏观经济框架等。

战后日本虽然建立了明确的三权分立政治制度,但是1955年自民党的建立,不间断执政到1994年,虽然中间民主党偶有染指政权,而后依然是自民党的天下,直到今天。但是自民党真正最大的问题在于:自民党不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政党。自民党是日本一系列偏向保守的政治派别松散的政治联盟。

一个缺乏共识和方向的长期执政的自民党,加上权威不足的首相,橡皮图章一般的国会,跨国大型企业集团影响下的选举和政府,依赖自民党党派和财团的政府官员,则构成了今天日本政治的现状。这个现状的突出特点是:部门和派别利益优先,政府缺乏问责机制,立法能力薄弱,强大的商业联合会实际上取代了中央政府的部分权力,可以对日本企业的运营、投资、工人工资、监管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同时,由于日本政治制度的惯性巨大,导致了日本民众参与政治的积极性很低,这反过来不利于结构改革的发生。这种政治结构的好处是,可以有效保护每个小共同体的利益,在顺风期很少有人会觉察出这种体制的内部问题。但是,一旦遇到非常大的全局性挑战,除非危机大到一定程度,那么,各个部门和条块还是会优先考虑自身利益,从而导致社会总体的效率损失和福利下降。这就是日本在1990年代面对危机的真实状况。

客观的讲,90年代以及随后的危机,虽然给日本经济带来了巨大损失,但是并不足以惊醒日本社会,完成政治改良。所以,雄心勃勃的安倍经济学在最重要的结构改革方面,进展甚微。

>. 货币政策的副作用越来越大

第一、日本央行持有越来越多的日本国债,从而导致日本债券市场有可能消失;第二、由于日本经济中最有效率的大型跨国企业早就实现了全球产业链的分工,所以,汇率贬值对日本企业、居民已经是净的负收益。汇率贬值让安倍经济学的目的越来越无法实现,因为企业并不因为汇率贬值增加在国内的投资和提高工人工资。

>. 日本央行坚持QQE框架的合理性和可能的断层线

我们认为对于BOJ而言,它的选项非常有限。既然如此夸张的QQE政策都无法激发日本的通胀和生产效率提升,那么,最自然的策略就是继续坚持。因为,如果改弦易张,效果就会更好吗?

这里的断层线在如下几个地方:

第一、国债市场流动性的丧失,最终会让日本政府警觉,甚至带来日本国债一级市场流动性的缺失,而日本当下是非常依赖于国债市场的融资能力;

通胀上行但是实际工资下降的现实,会不会引发日本国内政治的变化?这么多年,日本国内政治如同死水微澜,如果民众普遍表达不满,带动日本的政治变革,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日元贬值会带来国内资本的更大压力,比如养老金等实钱机构。这类机构一般都是通过套息交易,获取境外高收益率,在内外收益率差越来越大的背景下,套息交易隐含的风险越来越大,从而带来交易成本进一步上升。这会影响实钱机构的业绩表现,而实钱机构则是日本政治利益的重要参与方,他们同样有可能要求结束安倍经济学的政策框架。

简单总结,现在的日元和日债,因为进一步脱离其经济基本面,开始引起政治上的关注。而政治上的变化,才是日本金融资产价格变动的最根本原因。

这个框架,目前已经出现了较大的断层线,如果任由断层线继续扩大,不排除在不远的将来,日本彻底放弃安倍经济学,就像英国在1992年脱离欧洲货币联席机制一样。

(本文作者熊鹏为全球宏观投资人、CCER数据库创始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