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何柳颖 广州报道
2023年4月-5月,广交会在广州盛大举行。五十多年前,德国人彼得·荣根搭乘绿皮火车,一路从香港抵达广州参加广交会。光阴流逝,本届广交会已是第133届,而彼得·荣根也从青葱岁月行至耄耋之年。
【资料图】
不久前,彼得·荣根再次抵达中国,参加在广州举行的“读懂中国·湾区对话”专题论坛,在论坛期间他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专访。
彼得·荣根是德国著名投资家、荣根财团总裁,是欧美众多初创企业的联合创始人或投资者。2000年,德国《经济周刊》将其评为塑造“新经济”未来的100位重要人物之一。
如今国内国际形势复杂,初创企业面临诸多压力。在采访中,彼得·荣根指出,最重要的事情是“开始”,“先开始,然后你就会发现问题所在。当然,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但‘开始’是关键所在。人们以为‘金发姑娘经济’(维持适度增长和低通胀的经济)会是永远的,但并非如此。有时,也许困难时期是创业的最佳时机。”
(德国荣根财团总裁彼得·荣根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 摄影/梁远浩)
市场竞争是经济活力的关键
《21世纪》:五十多年前,你就曾到访广州,后来你也多次抵达中国参加国际会议、探访中国企业。基于你的观察和体验,中国这些年发生了哪些变化与发展?
彼得·荣根:坦率地说,这是一个奇迹。我在中国看到的是活力与繁荣,我对中国所取得的成就表示赞扬。
市场化改革是此前的政策关键,这无疑是中国处于如此积极局面的原因,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一直保持向世界开放,比如广交会就是一个例子,这是一个非常悠久的传统(活动)。
如今在海外有许多的华人企业家,看到他们,我们就知道,一旦市场经济“进入”中国,中国的发展会是巨大的。市场基本上是以竞争为基础的,允许人们在理念、产品的竞争中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是(产生)经济活力的关键。
《21世纪》:数据显示,2023年1-3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408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你如何评价中国市场的吸引力?
彼得·荣根: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拥有14亿人口。同时也是制造大国,全球绝大部分手机都是中国制造。中国还是出口大国、贸易大国,如今中国已经是世界市场的一大参与者。同时,在世界市场中参与销售、购买、使用,也是中国人民福祉的关键(之一)。
我认为,中国明白全球化带来的机会,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机会,而中国也充分利用了这些机会。
《21世纪》: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其中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你对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有何期待?
彼得·荣根:我认为相较于今年的增长目标,更重要的是长期发展。比如你要进行一项投资,你关注的是8年、10年或者更长时间的发展前景,我想更重要的是(实现)持续增长。
中德两国有很多相似之处
《21世纪》:中德两国自1972年10月11日建交以来,双边关系发展总体顺利。在经贸方面,两国合作关系保持稳健。在你看来,中德的双边经贸合作有何优势?
彼得·荣根:两国有很多相似之处,首先,两国的工业占GDP比重都很高,远高于大多数西方国家;其次,两者都是出口导向型国家。有趣的是,很多在德国工业中占主要地位的公司,也在中国扮演着重要角色,两国工业都很强大。而且,在中国与欧盟的进出口贸易中,德国也占有相当比重。
我们有很多相似之处,这就是为什么相较于其他国家,我们(中德)可能有更紧密的联系。
《21世纪》:如今国际环境复杂,中德两国合作是否存在挑战?
彼得·荣根:(挑战在于)对外贸易是否会受到限制,或者人们如今讨论的“去全球化”,我认为这并不符合各国人民的最佳利益。
走向市场经济并获得成功,中国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如今仍有许多国家缺乏能力或勇气走向开放,它们仍然非常贫穷。(应当)为企业开放市场,以开放促进竞争、促进创新。
“开始”是关键所在
《21世纪》:在投资领域,能否分享一下你最近青睐哪些行业,尤其是在中国?
彼得·荣根:(投资)想法涉及移动(Mobility)、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等领域。不过在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风险投资有所下滑,我们必须找出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了解这一趋势的原因很重要,同时我认为,待(投资)条件合适,(投资)形势会恢复。
《21世纪》:当前复杂形势下,你对初创企业有什么建议?
彼得·荣根:先开始,然后你就会发现问题所在。当然,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但我认为“开始”是关键所在。人们以为“金发姑娘经济”(维持适度增长和低通胀的经济)会是永远的,但并非如此。有时,也许困难时期是创业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