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凌晨 西安报道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陕西省政府印发了《陕西省关于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锚定质量强省建设发展,进一步指明了重点产业质量提升建设方向,同时分别提出13项主要指标目标数据。
其中,到2025年陕西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预计达25.5%,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预计达5%,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或将达8件,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预计达86。
实施重点产业质量提升工程
重点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以重点产业质量提升为核心,《实施意见》从产业竞争力、产业链基础支撑、产业集群引领、区域产业聚合等方面进一步驱动产业质量提升。
具体来看,陕西将推动“6+5+N”现代制造业质量升级,做大做强高端装备、电子信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现代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6大支柱产业,推动冶金、建材、食品、轻工、纺织5大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推动云计算与大数据等新兴产业高起点发展。
同时,推进“3+X”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推动果业、畜牧业、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一批“小木耳、大产业”式区域富民产业。
值得注意的是,在深入推进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能源化工、现代农业融合发展过程中,陕西将培育一批深度融合型企业。
强化产业链基础质量支撑力方面,《实施意见》针对全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中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工业基础软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方面的薄弱环节开展攻关,实施一批“卡脖子”补短板项目。推进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加强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和保护。
为充分发挥产业集群引领作用,陕西开展全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行动,依托西咸新区、国家级开发区、陕西自贸试验区等,打造技术、质量、管理创新策源地,加快培育现代化工、绿色食品、新材料、电子信息、汽车等先进制造业集群。
此外,依托集群内骨干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相关主体,加快建立一批新型的、第三方的集群发展促进机构,推动国家级和省级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构建质量管理协同、资源共享的质量发展良好生态。
从区域产业层面来看,陕西将积极融入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深化与其他省(区、市)战略合作,拓展区域质量发展合作空间。
加快推进质量品牌提升
《实施意见》针对重点品牌构建了系列培育题词。比如建立陕西精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标识认证制度,支持企业争创中国精品。开展百项“陕西工业精品”培育行动,培育省级质量标杆工业企业、省级工业品牌培育试点示范企业各100家。
同时实施“陕牌”特色农产品塑造行动,培优100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000个企业及农产品品牌,新增“鲁班奖”25项。
为加快推进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创建行动,《实施意见》鼓励产业园区、产业聚集区等创造性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制定实施先进质量标准,培育一批产业集群商标和区域品牌,创建全国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3-4个。
针对首席质量官能力提升方面,陕西将举办首席质量官大会、高级研修班及各类交流活动,培训首席质量官5000名。
对于重点支持培育的中小微企业,以各类园区和产业集聚区为重点,遴选500家中小微企业,发挥“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服务平台”、“百万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培训平台”作用,提升中小微企业质量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