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运行多年的场外期权业务,因为与个人投资者绝缘而显得有些低调,但突如其来的一则传言将场外期权放在了聚光灯下。

8月8日晚间一则“多位基金经理做场外期权被查”传言迅速搅动了整个基金业,其中提到涉及了多家公募基金公司,尤其具体写到某头部公募旗下的基金经理被“带走”。

第一财经记者随后向多家头部基金公司进行求证,但多位内部人士都进行了否认。目前尚未有基金公司进行正式回应。


(资料图)

有华南公募基金人士表示,“这个传言说涉及三百多位基金经理,属实有些离谱”。

另一家公募基金人士收到记者采访时直接予以否认,“与我们公司无关”。

一位基金经理向记者明确表示:“如果基金经理已经在公募基金公司任职,是不能参与场外期权的。因为公募基金的底层逻辑是代客理财、普惠金融,职业操守是不允许做这件事的。如果真的私下去做,是属于违规的。”

同时,该基金经理指出,“场外期权普遍存在杠杆,条款也不是标准化的,是根据需求定制,非常灵活化,收益高但风险也很大;其次,场外期权品种丰富,标的广,’花招’也会多一些”。

但也有一位衍生品业内人士则对记者表示:“这些事情是网友爆料,目前暂时没有证据。不过这个’玩法’在市场上曾经是存在过的,但因为不够透明,所以场外期权的执法难度较大。”

该人士进一步表示,衍生品投资是比较复杂的,专业化要求较高,现在很多基金经理可能自己都玩不明白,需要深耕这个行业。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过去基金经理是可以开展场外期权业务的,但因为出现太多老鼠仓事件,现在“有很多限制”。

那么基金经理开展场外期权是如何获利的呢?

上述业内人士向记者举例介绍了基金经理开展场外期权业务的具体过程。

“比如,某基金经理建仓之前,先通过场外期权通道(一般是私募)在券商下单看涨期权(杠杆普遍在10倍以上),以此计算,建仓后如果某票涨幅50%,场外期权的涨幅可能超过500%,是一种暴力且隐蔽的手段。”他告诉记者,大部分国内股票一般做看涨期权,因为相比之下看跌期权不好做,不容易去融券、不容易对冲。而看涨期权,有些可以通过股指或买个股对冲看涨期权风险。

“基金经理是不能通过未公开信息交易股票从而牟利的,但通过期权业务他们可以绕开监管为个人获利,因为买期权是不会在任何公开平台上显示信息的。”另一名业内人士表示。

另有从事量化业务的人士对记者表示,在四五年前有基金经理在外面利用私募和期权做内幕交易的情况,最近是否还有不太了解,“场外期权业务合同经过法律文件,一层一层隔,很难去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