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国家人社部在相关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今年一季度全国就业情况:城镇新增就业297万人,同比增加12万人,完成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200万人目标任务的24.75%;3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同比下降了0.5个百分点。总的看,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并逐步得到改善。
(资料图)
但当前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要完成全年城镇新增就业的目标,任务仍十分繁重。这就需要政策在促进就业方面“前端”和“后端”同等发力。
所谓“前端”,就是促进市场主体的发展,“后端”是继续施行减负措施,两者同为重要。
促进就业任务依然繁重可以从两个维度上看:一是,虽然今年一季度新增城镇就业人口近300万人,但与疫情之前的情况相比,仍然处在恢复阶段。疫情之前的五年间,一季度的新增就业人数一直保持在300万人以上,其中包括2019年一季度为324万人、2018年一季度为330万人,此前五年中一季度新增城镇就业人数中没有低于300万人的。
二是,今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的计划目标是1200万人,从一季度的数据看,随着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就业优先政策落实落细,这一目标通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但据人社部今年3月份测算,今年需要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为1662万人,规模创近年新高。
也就是说,即使顺利实现了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200万人的目标,仍然有超过400万人存在“准失业”状态。
人社部相关负责人在上述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后要全力助力企业稳岗扩岗。其中的措施包括要继续推广“直补快办”模式,及时兑现社会保险补贴、吸纳就业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等政策。
这些措施很重要,但还属于在“后端”为企业减负。而“稳岗扩岗”的基础是稳经济、稳市场主体,只有市场主体稳住了、有了更大发展空间,才能吸纳更多人就业,这是“前端”。
日前,二十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这对占市场主体绝大多数的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而言是重大利好,也将对稳就业、促增长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在稳就业上,就业群体方面也需要看到“前端”和“后端”之间的关系。上述人社部相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将开展2023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推进计划,积极稳定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招录规模。这类似前述的“后端”;以更大力度开拓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不断扩大就业的“蓄水池”,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机会,这个“蓄水池”就是促进就业的“前端”。
促进就业既要保重点,更要顾全局。政策层面上要求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是重点。但就业的压力并不单纯局限在高校毕业生身上,还有更多社会各方面人员加入到就业群体中来。促进全方位就业,这是全局。
在保持稳就业政策总体稳定的同时,有针对性地优化调整阶段性政策并加大薄弱环节支持力度,多措并举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纾困解难,在促进市场主体的发展这个“前端”上持续发力,是将来的必然方向。
总之,当前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确保就业大局稳定至关重要。各方面都在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就业,但所有的措施都要基于一个基本点,如上所述,基础是稳经济、稳市场主体这个“前端”,只有市场主体稳住了、有了更大发展空间,才能吸纳更多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