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家俊辉 横琴报道
(资料图片)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称"《纲要》")出台4年多来,大湾区建设迸发出蓬勃活力。特别是在过去的一年,面对各种压力,大湾区经济依然保持稳健发展,经济总量超13万亿元,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这背后离不开金融系统的强力支撑。
“一直以来,广东银行业保险业积极发挥金融‘活水’作用,赋能广东,特别是大湾区实体经济发展。”4月22日,广东银保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陈晓勇在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时介绍称,截至2022年末,大湾区内地城市各项贷款余额21.9万亿元,较《纲要》实施前(2018年末)增长72%;其中投向制造业贷款占比约14%,贷款余额较《纲要》实施前翻番。保险资金累计投资大湾区金额(含股票)突破2万亿元,近三年“险资入粤”年均增速超20%,投资规模居全国前列,金融支持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效能有力提升。
广东由“制造业起家”,制造业增加值占全世界近4%、全国约1/8。在新的发展阶段,广东提出“制造业当家”的发展战略。陈晓勇表示,广东银保监局持续引导银行业保险业将支持制造业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发力点,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金融支撑。
从金融供给看,2022年全年广东新增制造业贷款6332亿元,为上年增量1.5倍,占各项贷款增量比重超30%。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约1.6万亿元,占制造业各项贷款比重超5成;从支持领域看,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广东支柱产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均超20%,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超60%。创新发展科技保险、首台套保险、新材料保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1.78万亿元。
陈晓勇进一步介绍称,广东银保监局还大力引导金融支持知识产权为“制造业当家”添动能,联合推动广东成为全国首批知识产权质押登记线上办理试点,助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线上化、智能化,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0%。
实现“制造业当家”面临的内外形势
近年来,广东充分释放改革开放、制度创新动能,依托港澳联通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势,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排头兵,连续26年保持全国制造业第一大省地位,数字经济增加值连续5年居全国首位。
不过,陈晓勇在演讲中指出,在加速推进大湾区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风险挑战。
具体而言,一是全球政治经济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加剧对大湾区制造业的“双向挤压”。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面对发达国家高端制造业回流和发展中国家争相承接制造业转移的两端挤压,位处“两个重要窗口”的广东,受到的影响首当其冲,特别是对标世界一流水平,大湾区制造业在竞争力、驱动力、凝聚力和突破力上还面临不少挑战。
二是新形势、新战略对大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制造业当家”是广东顺应国内外形势变化、应对外部风险挑战下的必然战略,更是推动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产业链全球话语权和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实现由“制造业起家”向“制造业当家”的转变,必须要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产业竞争优势,实现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迁的跨越式发展,这不仅对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精准有力发挥作用提出更高要求,也对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提出迫切要求。
三是推动金融与制造业协同发展仍面临不少掣肘。近年来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取得很大成效,制造业贷款增速明显提升,贷款结构不断优化,保险保障功能持续增强。但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尚未实现紧密结合,金融服务创新能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信息不对称叠加中小企业风险承压制约投融资动能,加快建立金融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体系迫在眉睫。
持续推动金融赋能湾区制造业
“随着内地恢复与港澳全面通关,今年将成为大湾区建设抢占高质量发展先机、加速蓄力腾飞的关键之年、攻坚之年。” 陈晓勇表态称,广东银保监局将持续引领辖内银行业保险业把握重大政策机遇,围绕制造业“四化”高质量发展,助力擦亮大湾区“制造业当家”金字招牌。
具体而言,聚焦下好“五大”先手棋,金融赋能大湾区制造业“集群化”发展。当前大湾区呈现多个城市协同布局产业链、共同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的发展趋势。金融资源要更多向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以及“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倾斜投放,加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信用贷款支持力度。引导保险资金有序通过投资股权、债券、私募基金、保险资管产品等多种形式,为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支持,助力加快培育塑造更多先进制造业集群、全面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聚焦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金融赋能大湾区制造业“高端化”发展。近年来大湾区各地大力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加快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和融合发展,大湾区制造业科技含量和水平日益提升。金融机构要深入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用好知识产权质押等创新融资模式,完善科技保险服务,提升对知识产权、科研物资设备和科研成果质量的风险保障水平,提高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制造业向高端化转型。同时要充分依托粤港澳三地协同优势,加速推进大湾区科创领域人才、资金、信息等要素流动,着力提升大湾区科技创新体系的开放性和国际化水平。
聚焦数字驱动转型升级,金融赋能大湾区制造业“数字化”发展。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依托数字技术发展更高水平、更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也成为了全球发展共识。大湾区数字经济规模和水平居全国前列,制造业数字化具有较大的领先发展优势,但对标世界领先湾区,金融科技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还大有可为,要加快形成适应产业金融需要的金融科技生态环境,大力促进金融与产业数字化融合发展。着力构建系统性、多层次、综合性的数字金融服务体系,基于数字资产创新供应链金融产品,以数字信用融资机制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聚焦“双碳”目标率先实现,金融赋能大湾区制造业“低碳化”发展。目前广东制造业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比例过半,制造业低碳发展成为广东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点领域,也是大湾区建设世界一流湾区的内在要求。金融作为支持绿色低碳转型的核心要素之一,“双碳”目标下产业转型发展错综复杂,更需要庞大资金供给与多元金融工具支持,既要实现绿色金融提质扩面,又要构建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的高效协同。同时,要加快完善环境价值实现的市场化机制,充分挖掘碳资产的金融属性,健全制造业企业项目绿色效益评估核算体系、数字化信息披露共享平台等金融基础设施,夯实金融服务制造业低碳转型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