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21世纪经济报道李德尚玉 实习生陈斯达北京报道“生态环境部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切实落实《黄河保护法》及相关政策要求,开展黄河流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评估,建立健全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以全面掌握生物多样性现状和濒危物种种群生存状况,评估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成效,切实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工作。”4月27日,生态环境部召开4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王志斌表示。

王志斌表示,“近年来,依托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我们组织开展了秦岭(中西段)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调查评估项目,基本查清了该区域生物多样性本底和威胁因素,但距离摸清黄河流域的‘家底’尚有一定距离。”

年底前完成入河排污口80%溯源任务

在上述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介绍,2020年以来,生态环境部组织完成黄河中上游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5省(区)1.2万余公里岸线入河排污口现场排查,发现入河排污口1.7万余个。今年3月,又组织全国286名生态环境系统业务骨干开展了黄河干流山西陕西段、渭河流域及石川河的排查工作,涉及山西、陕西、甘肃等3省14地市。8天时间完成4500余公里岸线、6100平方公里区域的排查,对28条黄河一级支流、1120个排口开展水质监测,对48家企业开展溯源执法检查。 

“本次排查共发现入河排污口8500余个,其中黄河干流5200余个。雨洪排口、农业农村排口数量最多,分别约占45%和26%。”刘友宾介绍,排查中生态环境部及时向地方政府反馈发现问题推动整改,一大批河道垃圾堆积、污水溢流直排等问题得到解决。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按照工作计划,有序推进黄河全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监测、溯源和整治工作。刘友宾表示,“一方面督促自行开展排查的地方尽快完成现场排查,建立黄河全流域入河排污口一张图、一本账。另一方面将及时向相关省交办入河排污口清单和环境问题清单,推进后续入河排污口监测、溯源、整治和环境问题整改工作,督促各地年底前完成80%溯源和30%的整治任务。”

开展黄河流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评估

王志斌表示,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黄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决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牵头出台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等相关政策文件,开展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专项督察,联合有关部门扎实推进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推进黄河三角洲湿地恢复,推动实施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指导协调有关省份签订跨省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持续加大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力度。

“黄河源头、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稳步提升,如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鸟类数量由建区时(1992年)187种增加到371种,生物多样性显著增加。”王志斌介绍。

“近年来,依托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我们组织开展了秦岭(中西段)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调查评估项目,基本查清了该区域生物多样性本底和威胁因素,但距离摸清黄河流域的“家底”尚有一定距离。”王志斌介绍,2021年9月,生态环境部成立了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联合研究中心,启动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联合研究(一期),将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评估列为重要工作之一,目前正在积极开展相关调查研究工作。

王志斌介绍,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切实落实《黄河保护法》及相关政策要求,开展黄河流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评估,建立健全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以全面掌握生物多样性现状和濒危物种种群生存状况,评估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成效,切实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工作。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