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王卓峰 惠州报道4月26日,惠州市统计局公布一季度经济数据。作为“万亿工业大市”,惠州工业经济表现亮眼。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季度,惠州GDP为1201.21亿元,同比增长3.8%。规上工业增加值552.28 亿元,同比增长1%。其中,惠州工业投资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一季度增长达33.9%。分领域看,先进制造业投资增长28.5%,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5%,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0.6 %。而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50.3%,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分别为30.2%、14.4%。

今年以来,惠州多个重大项目传来捷报,特别是中海壳牌三期乙烯项目、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等重大项目加速推进,为其工业投资增长及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此外,随着惠州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加快布局,经济发展新动能更加强劲。

受访专家表示,重大项目加快落地和投产,是惠州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底气所在。长远来看,加速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进一步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为驱动惠州新一轮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原动力。

重大项目“压舱石”效应明显

今年以来,惠州工业增加值呈稳步上升趋势。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43.78亿元,同比增长4.6%;而一季度,惠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552.28 亿元,同比增长1%,这也说明3月份惠州工业情况发展良好。

一季度,惠州工业投资多点发力,实现33.9%的增幅。其中,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50.3%,比房地产开发投资占比高出21.2%。

重大项目是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上述数据的背后,是一批以先进技术为导向的重大项目陆续签约、动工,惠州将通过一个个产业项目,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工业投资持续增长,孕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3月27日,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初步投资协议在北京正式签订,意味着这个总投资521亿元的国家重大外资项目进入了实质性推进阶段。该项目是由中国海油和壳牌集团共同投资的中外合资能源项目,分三期建设。此前一、二期项目已竣工投产,此次签约的三期乙烯项目是国家重大外资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374亿元。 

两个多月前,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取得重大进展。该项目总投资额超100亿,目前大件重型设备全部完成吊装,大亚湾研发中心破土动工,建成后将成为埃克森美孚在北美总部以外首个配备中试装置、融合产品研发及工艺开发的综合性研发中心。

而惠州另一大支柱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也有一批项目在紧锣密鼓推进。 4月24日,惠州仲恺高新区进行了重点产业项目集中签约,包括中工信半导体功率芯片制造项目、视爵光旭智慧光电生产建设项目等11宗项目签约落地,涉及芯片制造、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显示、数字经济、新零售、乡村振兴等多个领域,计划总投资超130亿元,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455亿元。 

如今,惠州处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关键时期,投资需求潜力巨大。今年以来,惠州采取有力措施推进重大项目落地,充分发挥重大项目投资对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关键作用。

惠州市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惠州拟安排重点项目246个。其中,投产项目40个、续建项目127个、新开工项目79个,总投资7246亿元。

去年,惠州GDP迈上5000亿元关口,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跨入“万亿工业大市”方阵。随着埃克森美孚、中海壳牌三期等大项目布局,这些项目不仅有助于经济稳增长,从长远来看,也为惠州工业经济提供了更多新动能。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林江表示,这些“巨无霸”项目相继落地,不仅对惠州经济增长发挥重要作用,现在看来,还带动了惠州包括石化、电子信息在内多个产业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推动更多上下游关联企业在此集聚。

数据显示,2020—2022年,惠州新增企业约10万户,截至2023年3月,实有企业30.1万户,增长12.5%。其中,规上工业企业从2764家增长到433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从1305家增长到2850家,增长了1倍多;百亿级工业企业从8家增长到16家,实现了翻番。

积蓄产业发展新动能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观察发现,今年以来,惠州工业投资情况与高技术制造业呈一定的正相关性,生物医药、电子等产品等新兴产业实现高增长。

一季度,惠州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5.0 %;1—2月,工业投资增长34.9%,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9.3%。

高技术制造业包括医药、航空、计算机、办公设备制造业以及医疗仪器设备等制造业等。数据显示,一季度,惠州在中成药、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营养保健食品、化学药品原药、液晶显示屏等产品领域增长较快,分别增长137.5%、87.0%、79.0%、25.3%、20.1%。

上述数据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惠州经济在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制造业领域迈进。而发展新兴产业,取决于行业新技术的创新能力,以及如何运用新技术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这样的例子在惠州并不少见。

惠州地处珠三角腹地,靠近广州、深圳、东莞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的终端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集聚,惠州新能源产业链已颇为完善,涵盖了整车生产、电池、电机及电池管理系统等领域。

其中,惠州在新能源汽车电池研发与产业化走在全国前列,不仅培育出德赛电池、亿纬锂能等本土龙头企业,还引进了比亚迪、欣旺达等国内行业前十的企业。

3月17日,总投资超31亿元的亿纬锂能三十、三十一工厂正式投产,该项目将主要生产乘用车方形铁锂电池、方形三元电池等动力电池,预计实现年产能12.5GWh(吉瓦时),年产值超96亿元,可配套18.4万台纯电动乘用车。

和去年投产的第二十八、二十九工厂一样,三十、三十一工厂同样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工厂。不仅拥有2条15PPM生产线和2条16PPM动力电池生产线,配备有上下料机械臂、AGV机器人、RGV穿梭车、全自动物流线,可实现全程高度自动化运转生产,还设有完备的信息化、数字化管理系统,将智能信息化技术与工业制造融合。

数据显示,2022年惠州新能源产业领域规上企业达到79家,产值867亿元,同比增长22%。今年3月,惠州新能源电池集群上榜2023中国百强产业集群,预计今年惠州新能源电池产业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

林江认为,惠州产业结构的现状是传统产业比重相对较大,惠州需要以新能源电池、新型储能、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为导向,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