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面向“十四五”时期,教育部在“2022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

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各地陆续结合区域教育发展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进行了包括生态及场景搭建、数字资源建设、数字化评估等在内的有益尝试。本刊今起推出“‘聚焦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实践篇”栏目,展示各地推进数字化全面赋能教育综合改革的举措和经验,敬请关注。

物理综合测评后,深圳市福田区上步中学学生李可通过智能台,收到了针对自己薄弱知识点的“个化试卷”。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赋能下,上步中学这所非深户学生占比约八成的初中,也正书写着课堂教学方式变革的“奋进之笔”。

年来,深圳以创建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和“智慧教育示范区”为契机,充分发挥城市创新活力和高新技术产学研优势,分步实施智慧教育工程。以数字资源公共服务工程、新型教与学模式创新工程、未来教师培育工程、标准与机制创新工程等作为动力要素,建设云端学校,深圳着力打造纵向衔接、横向贯通,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智慧教育新格局。

区、校成为

深圳明德实验学校有两个校区,不同校区曾在协同办公、备课、教研等方面,存在“中梗阻”。学校直面痛点,搭建智能融合大台,建设智能校务、教务、教学等六大模块,通过统一的登录入口、数据管理、运维管理,提升治理效能。

“各区、各校不是被动执行者,应成为具有创生能力的变革者。因此,我们市级统筹的重点是,引导各区、各校在新技术铺设的‘超车道’上,你追我赶地展开教育质量的良竞速。”深圳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陈秋明介绍说,深圳坚持市级统筹、区级保障、校级实践纵向耦合推进,打造市区校三级实验体。市级层面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做好政策、项目、进度和数据等“四项统筹”,为智慧教育建设工作提供方向指引与标准化规范。

深圳引导各区在保留区域特色的基础上,基于区域实际需求和基础条件,选择适切的实验方向,系统推进改革实验。区级实验项目采用“1+2”模式,各区在课程变革与跨学科融合、教与学模式创新、大数据采集与应用三大实验方向中,选择其一,同时开展教师队伍建设、体制机制改革。

区内高科技企业聚集的深圳南山区,引导本区中小学坚持“育人为本,实用为要”的基本原则,协同高校、创新型企业探索大中小幼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并推动课程资源共享,建设“智慧教育”城区。

“智能系统在每节课前都会出学前报告,我们能更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借助智能系统的作业台账等信息,明德实验学校初三物理教师张涛川根据学生课堂作业的错误率与完成度,针对地设置分层作业。在该校,教师利用点阵笔、人工智能等技术,实时收集学生的作答过程,系统自动统计学生答题数据,教师根据数据实施精准化、个化的教学。

深圳着力推动智慧教育建设从“精准到区”转向“精准到校”。深圳市教育局按区域均衡的原则,在全市遴选出100所实验校,涵盖了小学、初中、高中等多学段公、民办学校。100所实验校按“主题+自选”模式,聚焦教与学模式探究等18个实验子方向,开展专项试点,探索先进经验与典型模式。

未来教师

学校智慧教育建设曾像“九龙治水”,相关部门协同不够,张红玉作为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学府中学首席信息官、信息中心主任,在校领导的引领下,积极推动学校信息中心、教导处、教科室“三驾马车”齐心协力,共同开展泛在学等教学改革。

“在智慧教育改革发展的新阶段,首席信息官等高质量的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势在必行。”深圳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邱成瑜表示,自2017年开始,深圳建立基础教育首席信息官(CIO)建设管理制度,加大校长信息化素养及领导力提升工作力度。深圳现完成624位中小学校长、副校长的CIO培训。

学校学科教师、信息技术教师如何在首席信息官等校领导带动下,共同开展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探索?南山区实施教育信息化“1+1+N”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区内试点中小学校以1名学科教学名师、1名学科技术导师带领N名学科教师的方式,组织一个在线名师工作室,让学科技术导师、教育技术名师两支队伍在合力攻坚中提升能力。

“从2015年起,深圳开展实施教育信息化人才队伍‘十百千’工程,用三年培养10名教育信息化领军人才培养对象、100名以上教育信息化专家培养对象,组织1000名以上中小学校长参与信息化领导力培训。”深圳市教育信息技术中心主任张惠敏介绍说,深圳期还出台了六大重点行动,将分层分类开展全市中小学教师智慧教育“四项能力”筑基行动、智慧教育领航校长专项培育行动、智慧教育领航专家培育示范行动等。

高水教师是学校智慧教育走深走实的重要建设者。深圳于2021年启动“先锋教师培养计划”,面向35岁以下、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青年教师,采用理论研究阶段、主题网络研修阶段、调研学和参观考察阶段等“五段式研修+导师制培养”的方式,引导更多教师主动适应人工智能等技术变革。

“人体血液循环等知识点,原来是静态展示,学生难以直观了解。”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教师张胜参加“先锋计划”后,借助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让知识可视化。作为学校高中部信息中心副主任,他还利用所学知识,指导学校年轻教师破解教学问题。

云端学校带动数字资源共建共享

名师上课,如何从1个班扩到30个班?深圳10个区15所学校30个班的学生,通过直播互动的方式,参与了由深圳外国语学校初中部教师王霈,在云端教室里组织的英文绕口令课程。

今年春季学期线上教学,深圳云端学校双师教学模式学生满意度语数英三科均超过92%。云端学校负责人龚卫东告诉记者,云端学校落实“常态化、多主讲、全学科、直播互动+智能辅助”的双师教学模式。主讲教师多是全市名校名师,梳理核心知识后,集中呈现给全体云端班学生;辅讲教师立足本班学情,关注学生状态,落实课堂练、互动答疑等教学行为。

为促进双师高效课堂建设,云端学校以全国知名专家深度参与、市区教研员驻点指导、市区名师牵头为着力点,探索嵌入式同研同培教研模式。主讲教师组成若干个差异化教研团队,针对云端实践的每一类课程,与辅讲教师们充分讨论,精心设计,运用集体智慧逐节进行同研同培教研活动。同培同研模式促进了新入职的辅讲教师专业成长。南外(集团)滨海学校参与云端教学的6位教师中,有5位是刚入职不到一年的新教师,在期末学生满意度调查中,3人获得满分,2人获得高分。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深圳云端学校打破传统学校有形边界和物理空间,由总部实体学校、入驻学校组成,形成“1+N”深圳云端学校共同体。入驻学校有限,因此,深圳市搭建了同一地区多校共享的课程资源库和课程开发共享台,助推云端学校引领共创的优质资源惠及更多学校。陈秋明介绍说,市内多所中小学校在统一台上,共同开发校本课程,在资源、教研上全面合作,共同推进新课程。

多管齐下,深圳在线教学资源扩容提质、多方受益。目前深圳已研发7866个在线教学课程资源包,免费开放1.4万节优质课例,涵盖小学、初中、高中共45门学科。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2月21日至4月17日,深圳开展在线教学。期间,深圳教育云资源台访问量超过1800万人次。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