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广州市第一批9支文旅专业志愿服务队接受统一授牌,这标志着广州市“繁星行动”文旅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全面铺开。
破圈:
专业力量与社会志愿服务融合
据广州市文化和旅游志愿者总队相关负责人介绍,组建文旅专业志愿服务队是“繁星行动”系列项目中“启明星”文旅专业志愿服务队发展计划的首要工作,目的是通过发挥专业志愿服务队的领航作用,提升全市文旅志愿服务网络的专业化水平,推动志愿服务破圈融合发展。
广州市首批文旅专业志愿服务队围绕“红色文化”“岭南文化”“海丝文化”和“创新文化”四大文化品牌发起组建,具有浓浓的广州特色,覆盖了文旅志愿服务多个专业领域,既有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基础板块,如艺术普及、阅读推广、文化遗产保护、传统工艺振兴等,也融入了街舞文化、文旅宣讲、新媒体推广、游戏、动漫等新兴领域的专业服务,反映了广州文旅融合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新态势。
本次队伍全部由文化和旅游业界的标志性单位发起,如代表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广州市文化馆、广州图书馆、南越王博物院、南汉二陵博物馆等单位,代表社会机构的广州美术学院文化与社会创新教研中心、广州市导游协会、广州街舞协会、广州市游戏行业协会、广州市动漫艺术家协会等。中国人物画白描领域代表画家詹忠效、中国动漫优秀人才金城、全国金话筒主持人骆伟瑜等杰出代表,纷纷加入志愿者队伍,担任队长、副队长、顾问等重要职位。未来,各专业志愿服务队还将持续拓展队员规模,不断吸纳优秀人才和团队加入。
“读懂广州”导游专业志愿服务队队长沈莉丽表示,成立专业志愿服务队不单是“繁星行动”的里程碑,也是广州市文化和旅游行业的一件大事,标志着专业服务力量与社会志愿服务融合发展。
“穗阅先锋”阅读推广专业志愿服务队队长张希慧表示,广州图书馆已有较为成熟的馆内志愿服务模式,而馆外阅读推广志愿服务相对薄弱,服务队将借助总队平台,开展全市阅读推广志愿服务的统筹组织,为市民提供更加丰富、便捷、专业的阅读服务。
目前,各专业志愿服务队都已经完成组建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规划服务项目,部分专业志愿服务队已经开展了活动,如“广作新生”非遗专业志愿服务队策划的“余料之外——广作家具边角料新生计划”志愿服务项目成果展近期将在广州图书馆创客空间展出。
提升:
文旅志愿服务实现新发展
如何提升文旅志愿服务网络的专业化水平?这是“十四五”期间广州文旅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
“十三五”期间,广州文旅志愿服务得到长足发展,在广州市文化和旅游志愿者总队的统筹下,全市文旅志愿服务网络基本形成,但联动性、专业化水平不高。为此,广州市文化和旅游志愿者总队在“十四五”文旅志愿服务的行动计划中将服务网络提升列为重点工作任务。今年4月,广州市成立了“广州市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专家智库”,首批聘请了11位志愿服务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将通过政策研究、专业评价、专项指导、“名家志愿服务行动”等工作,为文旅志愿服务提供智力支持。
5月15日,部分专家为9支专业志愿服务队的管理骨干进行了志愿服务政策解读、项目策划、品牌打造等专题培训,帮助新成立的文旅专业志愿服务队提升志愿服务能力素养。今年下半年,各专业志愿服务队将发挥联通上下、跨单位跨行业的纽带作用,助力构建“广州市文化和旅游志愿者总队统筹协调—专业服务队示范引领——基层服务队践行实施”的志愿服务模式,着力提升文旅志愿服务网络的专业化水平。
据介绍,5月下旬,志愿服务网络的基础部分提升行动项目——“满天星”基层文旅志愿服务组织者培育计划正式实施,一批优秀的基层志愿服务组织者在专业服务队的结对帮扶和专业指导下,围绕艺术普及、阅读推广、红色文化传承、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新时代文明实践、乡村文化振兴、文旅融合发展、关爱青少年、关爱残障人士及关爱来穗人员十大服务方向策划志愿服务项目,不断丰富基层文化产品及服务供给,促进文旅志愿服务融入基层治理体系。
广州市文化和旅游志愿者总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总队还将开展“北斗星”文旅志愿服务培训实践基地建设,结合多个专业领域,建设7个培训实践基地,为文旅志愿服务网络提供稳定的人才队伍。(本报驻广东记者 谭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