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总是追求创新,综艺节目也不例外。年来,以观察者坐在演播室中观看、点评被观察者在镜头前的生活状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察类综艺节目风生水起,收获大批粉丝。

观察类综艺使得综艺节目的触角能够向更加广阔的领域延伸,拓展了既有创作边界,丰富了综艺节目的模式类型,众多素人嘉宾的引入大大降低了综艺节目对所谓“大咖”的依赖,引导综艺节目不断向内容至上回归。观察类综艺大多聚焦新人如何快速适应职场、产后女如何回归职场等具有一定社会关注度的问题,观察嘉宾的观点输出给面临类似问题的观众带来启发,提供有益的参考,从而实现综艺节目关注现实生活、注重知识含量和价值引领的追求与功能。在这些方面,观察类综艺的创新值得点赞。

不过,观察类综艺还是应该建立适宜的边界感。求职等虽属于个人事务,但带有较强的社会属,也有共的规律可供总结分享,比较适合观察、探讨。然而,个人家庭事务、情感生活等带有很强的隐私色彩,未必适合放在镜头面前展示,也不适合作为公共议题加以讨论。过度关注这类内容的“创新”固然可能获得短期收益,但更可能给当事人带来意想不到的困扰,创作者作为专业人士,对此应特别慎重。长期来看,赋予个人情感体验、表达过多的“表演”,可能对真挚、坦诚等美好品质造成一定伤害。

其实,不仅是观察类综艺,对各类文艺创作来说,追求创新都必须综合考虑效果与成本、收益与代价,唯有充满想象力又保持一定边界的创新,才有持久而良好的效果,也才有持续发展的动力。(夕 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