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是人们关注与探讨的重要话题,更是文艺作品不断拓展的艺术母题。在祥和美好、衣食富足的和平年代,人们对人性的探讨往往更趋于悬浮状态,更朝向道德建构意义。而在某些非常规的特定背景与情境下,诸如战争,诸如大灾大难,诸如科幻文学假想的外星文明入侵,人性的探讨往往更加凸显出复杂与深度,更具评估与认识意义。儿童文学作家张菱儿根据祖父公木先生真实经历为蓝本创作的《爸爸的口琴》,正是在特定的战争背景下展现个体抉择、凸显人性深度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
《爸爸的口琴》描写了“七七事变”后,张若松、高敏这对知识分子夫妇投笔从戎,投入战争的革命历史故事。当作家以微小、具体的个人,重回、切入宏大的历史洪流时,个体的抉择便一次次跃然而出,在构成个人史的同时,呈现了一段激动人心的战争史。民族危难时的个体抉择,构成了围绕张若松夫妇的一个群体共同的时代考验、人性考量。这其中始终贯穿的抉择,首先来自张若松夫妇在小家与民族家国之间的抉择——为了以赴死之志参加革命,夫妇俩决定将女儿铃铃送给老乡抚养。透过作品,我们看到了国难当头之际,张若松夫妇将亲生女儿托付他人,奔赴抗日前线,看到了同为知识分子的孙谷、赵庄共同奔赴前线并最终献出生命。他们的一腔爱国情与激越血性,他们的英勇果敢与舍家弃业,令人钦佩。正是这样一批人,走在抗日救亡的第一线,为后方百姓筑起了坚强堡垒,并最终击溃了日寇,挽救了民族危亡,帮助中国百姓重寻和平幸福的生活。
在这样一个抉择中,张若松夫妇的抉择在他们所处的时代就曾引发截然不同的观点。作家对此做了客观真实的陈述。张若松夫妇在下定决心奔赴抗战前线时,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对自己的孩子有过这样一番安顿:他们先是打算把孩子送回老家,但铁路被炸毁,家乡已经沦陷;他们想把孩子寄放在孤儿院,可是孤儿院已经满员,无力接受。张若松夫妇最终决定把孩子托付在定安古城的一户老乡家寄养。趁女儿铃铃熟睡时,张若松夫妇将孩子抱到了养父母马庆祥、淑珍家里。作为父亲的张若松的坚决奔赴战场,作为母亲的高敏坚决要求上前线,两人默契地选择了以这样的方式安顿女儿铃铃。这样的取舍放在和平年代,大约会被人用人性、保护儿童等大帽子扣将下去。即便在作品中,也并无回避地谈到,张若松在延安吟诵思念女儿的诗作《留别铃铃》时,触发了当时人们对这一选择的激烈讨论。
在和平年代重新回首那个时代个体做出的抉择,其意义大约首先在于重回历史语境,体会、铭记那代人、那些亲情与大义之间的选择。外寇入侵,国家危在旦夕之际,不只是这样一个家庭做出了这样的选择,而是有许多人做出了这样的选择,“有人与我们的情况相同,身边也带着孩子。他们上前线之前,暂时把孩子留在了孤儿院”。这样一种骨肉分离的选择岂能不痛,而家国大难又岂能坐视。作品中写到了许多真实可感的细节:临别前,爸爸一直给女儿一只一只剥虾,妈妈则一勺一勺喂饭,这样的“破例”背后,可以感知到为人父母者内心巨大的波澜。他们彼此间又是无时无刻不在相互牵挂。临行前,父亲把自己最喜欢的口琴留给了女儿。轰炸中被炸坏的口琴,养父也一直为铃铃珍藏着。战争的间隙里,父亲和母亲都曾想方设法寻找铃铃。直至新中国成立,在友人和当地教育部门的帮助下,张若松才终于找到了女儿铃铃。当张若松找到女儿,问她有什么需要时,女儿脱口而出的是“口琴”。口琴构成了父女亲情间从未割裂的亲情象征。这样的选择背后,是煎熬,是大义,是不容忘却的历史与无数个舍家弃业的个体撑起的、载入史册的胜利。正是这么多的人舍小家顾大家,才有了未来一代的平安幸福。那样的一代是奉献的一代、无私的一代、值得和平年代的人们铭记的一代。尾声处,那样一个午后,父亲吹着铃铃心心念念的口琴出现的场景令人动容,那是父女间记忆中始终铭刻的旋律。
除了这条亲情与大义之间的抉择主线外,在战场与后方两个故事背景下,诸多的抉择贯穿于作品之中。以张若松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曾在西安找到八路军,八路军建议他们去延安培养人才,但他们坚持选择上前线,辗转到达晋绥军区参战。他们同时发挥了文人参军的独特作用,将战斗故事写成适合说唱的快板剧、活报剧在行军途中演出,成为部队官兵的精神激励,为军队的宣传工作作出重要贡献。作品中重现了《岢岚谣》《再见吧,延安》《中华人民共和国颂歌》等作品的问世经过,也写到了张若松按照党的指示主编《部队文艺》,解放战争中筹办东北大学,在国民党逼迫下北上转移,行程三千里,在斗争中壮大,发展成为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地区的最高学府,为东北地区的解放和建设事业输送了大批人才。
在养父母这条叙事线索中,也生动展现了广大普通民众的一个个抉择。日军飞机不定时轰炸的战乱年代,惨烈的轰炸给百姓带来无尽的灾难,铃铃得到养父母悉心的照料,周围的乡亲也竭尽全力保护她。养父母的家被炸,搬到远方亲戚家暂住,生活清苦,养父母却从不委屈铃铃,坚持送铃铃去读书。知道了铃铃的亲生父母是八路军之后,全班同学坚决地发起“关爱铃铃,保护铃铃”。即便没有亲情关联,满大街躲警报的人,但凡见到学生,也一定会主动帮一把;轰炸中倒塌的防空洞,众人默默的徒手去刨,直至手指鲜血淋漓。那种患难中的互助同样令人感动。当生父找到铃铃时,养父母并没有表达任何的阻止,而是交由铃铃去做选择。他们的善良同样令人动容。对铃铃而言,这也构成了一次艰难的选择。铃铃最终选择了留在养父母身边,一个女孩子的命运就这样走出了历史的轨迹。两条叙事线索同样的艰难顽强,同样的水深火热,同样面临抉择和人性的重重考量。
张菱儿根据祖父真实经历写就的《爸爸的口琴》,有助于读者再次回到那段革命战争时期,感受民族危亡的历史背景下,个体与人生,人与人之间焕发出的情感光芒,这样的人性情感就如广阔历史背景中的点点星光,温暖着彼此,也支撑着彼此。国家危亡的关键时刻,无数和张若松夫妇一样的热血之士选择为国家舍小家,投笔从戎,铸成了钢铁长城,护佑了普通百姓的一方平安。和平年代,养父母让铃铃自己做出选择,铃铃选择了留在养父母身边,他们的内心不无煎熬,但这同样也是大义的选择。作品透过质朴真挚的讲述,生动展现了人性在经历各种考验时做出的选择,以及这些选择背后所承载的情感、道义的光芒。正是这些选择,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相互的支撑、温暖与护佑。作品的当代意义诚如张菱儿在《后记》中所述:“探寻的是一代人身上的沧桑苦痛和悲欢离合,讲述的是艰难岁月里的大爱、执着、温暖和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