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作为地方本科高校,许昌学院近年来依托校内理论智库平台、科研创新平台和治理实践平台,秉承“乡村振兴,文化先行”的理念,立足区域布局、发挥学科专业和人才优势,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实践,大力推动产学研用融会贯通,探索出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三个一”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建立一个机制——乡村文化振兴人才保障机制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乡村文化振兴要借智借力。学校在乡村振兴实践中,注重通过加强校地合作、实施重心下移、开展服务下沉等活动,改善农民精神风貌,做好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积极开展新时代乡贤文化研究,推动新乡贤队伍建设。学校与地方政府联合成立了“新时代乡贤文化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定期举办“新乡贤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研讨会,挖掘整理乡贤文化史料,对先贤编史立传、提炼新乡贤文化精粹,出版相关专辑、研究专著,为开展新乡贤事迹整理和精神宣传提供了有力支持,切实把新乡贤助力乡村振兴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
积极与当地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乡村振兴人才教育培训。学校继续教育学院主动发挥社会服务职能,陆续为地方培育了千余名具有较强市场意识、较高经营管理水平和一定生产技能的职业经理人,有效满足了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土木工程学院利用学科专业优势,与地方相关部门联合开展“建筑八大员”以及相关职业资格和技能培训,累计培训近千人。商学院聚焦地方特色产业,通过开设网店运营、微商、新媒体运营课程,培育了500余名电商创业人才。
积极为地方乡村振兴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学校依托河南省重点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许昌学院中原农耕文化与乡村发展研究基地,每年投入专项资金20余万元,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关问题的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撰写的30余篇资政报告,先后被省市有关部门采纳,成为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参考。
有效发挥省派“第一书记”作用,助推精准文化扶贫。学校党委先后选派3位经验丰富的优秀干部,到定点村任第一书记。第一书记扎根基层一线,积极开展志智双扶,大力加强乡村文化建设,通过抓党建促发展、办实事惠民生,帮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制定一项规划——传统乡村文化保护工程规划
乡村蕴含着农耕文化、民俗文化、景观文化等传统文化资源。加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学校通过制定“传统乡村文化保护工程规划”,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指引。
编辑出版《中原农耕文化》丛书。丛书以农耕文化为切入点,全面呈现了中原地区传统的农耕生产方式、生活境况、工匠技艺和文化现象,对中原农耕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建立乡村经济社会变迁物证协同保护机制。帮扶地区部分农户收藏的农耕时代的劳作器具和生活用具,对研究农耕文明、珍藏农耕记忆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史料价值。学校依托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选派专家团队到帮扶地区,就保护和传承传统农耕文化开展宣讲、培训,通过有偿收购当地居民的老物件补贴农户,成为当地居民鉴定“宝贝”和科普农耕知识的重要载体。
重塑历史文化遗迹与旅游产业新融合。学校组织历史文化与旅游学科专业教师,积极参与以文化展示、旅游休闲、商业服务、特色居住为主要功能的曹魏文化古城建设规划。通过对三国文化资源的现代阐释与呈现,让游客真真切切地在文化之旅中体验古今艺术的文化智慧,从而实现了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开发旅游资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建设目标。
建设与当地民俗相协调的乡村旅游文化设施群。学校组织历史、音乐、旅游、土木工程等专业教师,在多次到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等地方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兴镇、旅游立镇”的发展设想。针对神垕镇等地方大量存在的风貌独特的古街道、古窑址、古民居、古寺庙、古祠堂以及当地红色资源,提出建设特色文化街等乡村旅游文化设施。充分挖掘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有记载的民俗文化资源,积极搭建民俗文化展示舞台。在此基础上,着力打造爱国主义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阵地的方案,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认可并付诸实践,初步建成了面向省内外的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和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
形成一套体系——助推乡村文化新产业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乡村文化振兴要以文兴产。学校积极引导和扶持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探索助推乡村文化新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切实增强乡村文化产业的自我“造血功能”。
加强党建引领,做好政治文化建设工作。学校选派驻村帮扶干部统筹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将全民艺术普及与乡村文化振兴联动推进,大力开展“三会一课”“两学一做”“第一书记上党课”等学习教育,筹建了“红色网络教育家园”,开辟了“党建文化一条街”,提高了党员干部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创新文艺形式,提升文化振兴新高度。学校智库成员到地方开展深度调研,挖掘当地农耕文化中蕴含的优秀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依托专业优势创作了一批具有当地民俗特色的影视文化作品——以历史为脉、民俗为魂,运用现代高科技技术,采用360度环幕影院的形式,全面展示了当地的历史发展和民俗文化。
融合农商文旅,延伸创意农业产业链。学校组织食品、农艺、营销等专业教师,深入结对帮扶地区,对手工业家庭、食用菌种植农户等致富带头人进行精准指导,利用“乡村就业扶贫车间”动员贫困户和脱贫户等200余人实现“村内就业”,鼓励开展“扶贫文化特色标识”商标注册、利用电商平台进行线上销售,帮扶地区村集体经济发展基金年增收益30余万元、在村经营农户年均收入增长近60%。
(作者系许昌学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