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的宋思阳,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除了带领乡亲们致富,他最大的愿望是为村里组建一支文艺队伍。“大家都想过好日子。钱够花是好日子,每天能一起唱唱跳跳也是好日子。”宋思阳回忆,今年2月,省文化馆的志愿者到夏津县开展活动,他特意组织村里十几位文艺骨干去现场学习,收获很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振兴受到山东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除了落实政策、强化人、财、物支撑外,齐鲁大地还将乡村文化振兴作为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重要途径,在基层彰显了文化和旅游工作的价值。
踏上家门口的致富路
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沂蒙老区临沂市兰陵县代村的老人罗翠枝,卖出去超过2000元的草柳编制品。
罗翠枝所在的代村,近年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依托荷花湿地等自然景观和传承多年的红色文化,吸引大批游客。尤其是村里这两年兴起的夜游经济,让周边的不少年轻人定期光顾。
乡村振兴路上,重要一条是解决乡亲的就业问题。山东将文化和旅游资源进行创意策划,与当下市场的消费需求对接,推出系列兼具时尚特色与乡村风情的文旅产品,受到游客欢迎。
济南市商河县将传承历史悠久的鼓子秧歌非遗项目与乡村旅游产品打造结合起来。当地让老百姓成为旅游演艺主角,让游客欣赏鼓子秧歌、学跳鼓子秧歌,最后再吃上农家饭、带走土特产。
商河县有名的“秧歌古村”袁窦村,近几年借助鼓子秧歌传承队伍的打造,发展起研学旅游,每年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年均旅游收入500多万元。
商河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赵栾星说,乡村文化振兴与乡村旅游业态的培育是相辅相成、互有裨益的关系。乡村旅游发展需要载体和支撑项目,既能为文化振兴提供平台,也能获得长远发展、特色发展的动力。
文化广场不再冷清
在威海荣成市大鱼岛村,投入使用多年的文化广场现在每天都不闲着。村民张文梅记得,之前文化广场刚建成时,村里百姓议论纷纷,认为这么一大块空地就是“面子工程”,不实用。
如今,没人再说这样的话。大鱼岛村的渔家大鼓队伍,既有七八十岁的老人,也有十几岁的中学生。逢年过节,文化广场就是大伙儿切磋渔家大鼓的地方。平时,广场上要么是文艺队伍在排练,要么是孩子们在练习街舞,热热闹闹。
乡村文化振兴必须保障民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想群众之所想,为大家提供好看、好玩、愿意参与的节目。
泰安新泰市的一些农村闲置房屋,这两年成了村民的好去处。得益于新泰市文化和旅游局的规划,当地一些农村闲置房屋被改造成乡村书房。市里的图书馆配备必要的图书,跟市图书馆能够通借通还。更关键的是,屋子里特意摆放了数十套桌椅板凳,并由附近的中小学老师担任志愿者,解决了留守儿童放学后没地方去的问题。
在淄博市桓台县,围绕提升基层文化设施的服务效能,当地推进标准化建设,制定《桓台县基层文化管理员扶持奖励办法》,招募热心人士参与基层文化设施管理,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有效解决了农村文化阵地“有人建、没人管”的问题。
遗产得到妥善保护
滨州市文化馆馆长李晓静的手机里,存着滨州市许多乡村负责人的联系方式。“目前多数非遗项目的传承基地还是在乡村。”李晓静说,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保护好非遗项目是关键。过去10年来,滨州市文化馆年均下乡上百次,除了送演出、搞培训,还有个重要目标是调研非遗项目传承发展情况,及时掌握发展动态。
李晓静告诉记者,不能回避当前乡村非遗面临的困境,比如有的项目传承方式依然仅是口口相传;有的项目创新创意不足,与市场对接不畅;有的传承人老龄化严重,技艺面临失传危险。因此,相关部门更应该重视乡村非遗的保护,因为这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基本前提。
日照市是山东较早探索“扶贫车间”“非遗工坊”建设的地方。
为留住和延续乡村发展的文脉,日照市在全市多地建设“非遗工坊”,集生产、展示、销售于一体。一些“非遗工坊”主动与网络直播平台对接,扩大了知名度和影响力。
“让文化遗产得到妥善保护,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先决条件。”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王磊说,以喜迎党的二十大为契机,山东文旅系统今年将进一步聚焦乡村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短板,加大与相关部门协调力度。围绕让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下来、传承下去、活跃生动”的目标,山东将强化资金保障力度,出台过硬举措,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坚实的支撑。( 本报驻山东记者 苏 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