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文化和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与内驱是文旅队伍。八闽大地上,活跃着一批忠于职守、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福建文旅人,他们日夜辛勤耕耘,为福建文化和旅游事业开出一片碧海蓝天。

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

福建省实验闽剧院:

福文化走向世界的旗手

对全世界1000多万闽籍华人华侨来说,400多岁的闽剧是他们牵肠挂肚的“心头肉”,是传播福文化的旗手。福建省实验闽剧院2012年以来共31次赴新加坡、法国等地交流演出,全力打造福建文化交流品牌;与我国台湾马祖合作,创立两岸文化交流品牌“乡剧相聚”,截至2019年,已连续21次前往马祖演出。

作为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福建省实验闽剧院以演出为中心环节,在创作文艺精品、培养非遗人才、创新推广方式等方面齐头并进,展现新时代舞台艺术风采;遵循现代戏、传统戏、新编历史戏创作并举的方针,守正创新,艺术精品层出不穷。2013年至今,福建省实验闽剧院新创、改编及复排剧目30多部, 推出《双蝶扇》《生命》等多部优秀剧目,屡获“五个一工程”奖、文华新剧目奖、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等,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扶持剧目等。

精品涌现的背后,折射出青年人才快速成长的可喜现象。3月28日,福建省实验闽剧院院长周虹入选“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名单,这是剧院人才培养硕果累累的生动注脚,一批中生代力量已逐步成为新一代闽剧领军人物。

年来,福建省实验闽剧院通过创新“名剧+名师+名演员+大舞台+强主创”人才培养模式,推出了一批后起之秀。以经典剧目孵化新秀,是福建省实验闽剧院育人才的“拿手好戏”。

从2014年《贬官记》起,这种模式延续到《双蝶扇》《生命》《荔枝换绛桃》《梅玉配》等多部经典中。2021年年底举办的第八届福建艺术节上,新版闽剧《荔枝换绛桃》获优秀剧目奖,出演这部传唱70年的老戏的男女主角正是林宇辉和文焱等“95后”“00后”,古老闽剧的青春传承引发热议。福建省实验闽剧院还与中国戏曲学院附中合作培养闽剧人才,通过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基层院团合作帮扶等多渠道、多台,构建创作、表演、音乐等门类齐全的人才梯队。“以经典剧目培养青年人才,让剧目在舞台上延续生命力,让人才在传承中成长,一举两得。”周虹说。

福建省实验闽剧院把演出重心放在基层,成立了“闽剧活动实践基地”,开展常态化教学,将闽剧纳入校园音乐课本和兴趣班,推动闽剧进校园;推行低票价惠民演出,年均演出170场左右;打造《七溜八溜不离福州》等“戏风舞韵”系列节目,拓宽受众群体;创作《战疫情·颂天使》等10多个抗疫作品,凝心聚力。

“我们将继续秉承‘名剧目、名演员、名剧院、名剧种’的兴院战略,勇攀艺术高峰,为新时代闽剧艺术繁荣作新贡献。”周虹说。

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工作者

郑智明:

追随那盏指引一生的明灯

对于把36年的大好年华奉献给图书馆事业的福建省图书馆(简称“闽图”)馆长郑智明来说,图书馆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地方”。

1985年,电子专业毕业、从事数学地质工作3年的她,休产假时参加闽图招聘,如愿入职。带着“应用计算机技术改变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面貌”的初心,郑智明与闽图一起经历了从手工作业到自动化管理、从封闭式服务到开放式获取、从传统建设向智慧化生态发展的全过程,在建设、管理与服务等方面不断创新,走出了一条闽图特色之路:开启了基层图书馆自动化管理;与他人共同创意并提出“福建文化信息网络工程”,其建设理念与实践经验催生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参与福建省文化共享工程,提出“一点建设、全省共享”“多点联合、全省共建”“全网协同、共建共享”三阶段发展思路,建立全省四级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郑智明是福建公共图书馆自动化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伴随闽图的飞跃发展,2009年,郑智明走上馆长岗位。她对新时代图书馆的期待,是无馆界的新型文化空间。

上任后,她提出新时期图书馆“资源保障、科技引领、人才兴馆、服务立馆”办馆方略,构建以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古籍保护工程等项目带动,以图书馆空间再造,资源、服务、管理等要素建设为核心,以数字服务网络、总分馆网络等阵地服务为依托,以“读吧!福建”全省阅读联盟活动、正谊书院国学推广、“福建文化记忆”等品牌为重点的图书馆事业发展新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福建文化记忆”共完成57个专题、770小时时长、20多万张图片的资源采集建设,为一批濒临灭失的文化遗存留下珍贵记忆。

她创新“图书馆+书院”模式,恢复正谊书院藏书、讲学、传统文化体验等功能;推动建立全省书院联盟,并与台湾书院结对子,推进国学传承。

多年来,闽图获中宣部“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等20多项省级以上荣誉;郑智明研制或参与的图书馆管理系统等项目获文化部创新奖、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她也获评原文化部优秀专家、福建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它是开放的而非封闭的、是临的而非遥远的、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是亲和的而非冷漠的、是智慧的而非机械的。”在郑智明眼中,当代图书馆是“区域的一张文化名片、一座文化地标,是个人知识和文化的‘加油站’,民众心灵滋养的重要场所,社会智力的重要支撑,人类进步的文化高地”。

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工作者

曾学文:

寻找两岸文化的“二维码”

4月13日,中国戏剧梅花奖数字电影工程高甲戏《阿搭嫂》杀青,这部演了12年的剧目,书写了两岸高甲戏、客家戏、歌仔戏3个剧种合演一出戏的历史。

《阿搭嫂》的编剧是被台湾学者誉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先锋领军人物”的福建省厦门市台湾艺术研究院院长曾学文。

“我更喜欢在履历中写上‘闽台戏曲研究者’。”从1983年调入厦门市台湾艺术研究院(前身厦门市剧目创作室),加盟“中国民族民间文艺十大集成志书”编纂队伍,在曾学文艺术生涯的第40个年头,收获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福建省文化名家等荣誉。

14年前由曾学文创作,并集结大陆和台湾主创团队的歌仔戏《蝴蝶之恋》开创了半个多世纪年来两岸歌仔戏剧团同演一台戏的先例,被两岸艺术界称为“两岸戏曲合作破冰之旅”,首开两岸合作剧目参与国家艺术展演并获奖的先河。2015年,两岸共同创排高甲戏《大稻埕》再受热捧。这些闽台合作剧目的成功,正是因为找到了两岸文化的“二维码”。“中国人的价值观和‘人情色彩’是一种不需要转换的文化信息二维码,闽台间许多深入人心、有火气的故事,是两岸合作的‘资源库’,可以增进心灵契合。”曾学文说。

作为对台交流基地负责人,曾学文不断探索艺术融合新路。他策划了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对台项目“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海峡两岸大学生戏剧节”等两岸文化活动;为两岸文化交流提供学术理论支持,出版《两岸戏曲行思录》《闽台文化是闽台两地最直接的文化基础》等专著论文。

“戏剧是我最大的乐趣,也是我追逐一生的‘梦中情人’。”曾学文总是以此自勉,“作为精神领域的创作者,必须承担起我们的文化角色。”

曾学文始终聚焦社会变迁和人的变化,创作了歌仔戏《邵江海》《蝴蝶之恋》《侨批》和南音乐舞《长恨歌》、南音新作《凤求凰》等一系列艺术作品,三获曹禺剧本奖,三获“五个一工程”奖,四获文华奖。

一部戏带动一个剧团,推动剧种发展是曾学文戏剧创作的最大贡献,他的剧作让厦门多个院团走向全国,在继承和创新中探寻出一条厦门风格的艺术创作之路。

正如戏剧评论家叶之桦所言:“他的剧作能给剧种带来新的面貌和文化内涵,他总是以文化的观照来铺陈剧本背景,这种文化内涵是通体散发出来的,可触摸的。”(本报驻福建记者 黄国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