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2022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颇受关注。公众关切的网络直播、短视频领域乱象,网络谣言,未成年人网络环境,算法不合理应用,流量造假等问题,均在“清朗”行动整治之列。

不难看出,“清朗”行动重点任务覆盖了互联网生态的方方面面。其中,有些问题在互联网普及应用初期就萌生滋长,有些问题则产生于互联网迭代发展时期,是网络应用创新实践背景下出现的新现象、新挑战。这也意味着网络乱象盘根错节,网络治理任重道远。

网络应用依托于技术,但技术并非“原罪”。一项新技术运用得好,就能极大地便利公众生产生活,改变某一领域、某一行业的发展前景;而一旦技术被应用于错误方向,也可能被不断复制和传播,产生大范围负面影响。网络技术仿佛一个“扩音器”,它放大的究竟是动人的旋律还是噪音,归根结底取决于开发和使用技术的人。

引领技术向善,是网络应用开发者的使命。随着算法成为网络应用呈现与分发内容的重要方式,“信息茧房”“算法歧视”等问题日益突出。过度依赖算法,缺乏必要的人为干预和价值引导,有可能放大人丑陋的一面。对于台型企业来说,在寻求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要坚持守正创新,远离不良流量。

发布大众喜闻乐见的健康内容,是网络内容创作者的责任。毋庸讳言,一些搞噱头、博眼球、秀下限的内容,在网络传播领域具有不小的市场,也能给内容创作者带来可观收益。然而,网络内容创作既要恪守法律法规,也要遵循公序良俗。提高内容品质,自觉保护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的权益,是内容创作者获得长久欢迎的基础。

弘扬和传播“真善美”,自觉抵制“假恶丑”,应成为网络用户的价值遵循。如今,网络素养已成为公众媒介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部分真假难辨的网络信息,用户不能“听风就是雨”。借助搜索功能多方求证事实、听取专家意见,采信权威信息发布源的口径,都是甄别不明网络信息的有效方法。

在“清朗”过程中,一些旧问题和“顽疾”得到妥善处置,一些新问题和新现象得到及时关注和疏导,我国网络生态整体向善。

下一步,监管部门应与媒体、社会公益组织等力量形成联动,不断探究网络发展的新规律、新特征,在问题萌发之时就积极介入,强力打击。只有多方齐抓共管、综合施治,网络生态才能日复一日地清朗,网络文明水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王钟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