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校长有标准吗?怎样的校长才是一个好校长?其实,好校长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的时代、社会都有不同的要求。甚至同一时期,因区域文化的差异,对这一问题的理解,也会出现差异。
其实,“好校长”的标准早就放在那儿了,各级教育部门与有关部门都先后制定、并正在实施评选“好校长”的考核指标。从“优秀校长”“卓越校长”“教育家型校长”到“教育家”,说法不同,实质一样。怎么才能称一名校长为“好校长”?除了政策文件规定的要求之外,我认为必须强调四点素质要求。
好校长首先必须是一个好老师
教育的内涵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旋律,那种以外部增长为主的方式早已被取代。曾经有一段时间,校长的主要工作放在筹措办学经费、解决学校与外部的关系上。现在质量问题是学校发展中校长所面临的最大问题。质量不只是考试的分数,而是一个全面的概念。学校的内部管理也从依靠制度管理,走向价值引领的文化管理的新境界。校长仅仅依靠行政管理,采用行政手段,已经驾驭不了学校在更高层次上的发展,这就需要校长是真正的内行、教育专家,需要特别具备课程、课堂和学科的领导力。
因此,当下要成为一名好校长,一定首先要成为一名好老师。比如,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就是一位卓越的语文老师,他曾是语文苏教版教材的主要编写者之一,担任校长后,学校的课程改革成为了国内的先进典型,学校教育内涵十分丰富多彩。
好校长应该具有勇于担当的精神
“担当”是一个内涵广泛的概念,中小学校长的担当,当指对学校的担当、对师生的担当。作为校长,对学校负责、对师生负责,是题中之义,本不需要再突出强调,可现实中,能不折不扣负起这个责任的校长还是少数。一个不是把学校的根本利益、师生根本利益放第一位的人,在校长位置上,无论其他方面有多出色,都离好校长相差甚远。
比如,当下中小学都在开展课后延时服务,要做好这项工作,不能仅仅只是按照相关文件要求来做。要实事求是,要因地制宜,要分类指导,要校本化。既要服务好学生,让家长放心满意,也要保障教师的基本利益。比如,教师也有家庭,也有读书的孩子,也有年老的父母,在这种情况下,校长就应该站出来,以保障教师权益的底线思维,通过经济报酬、职称评聘加分等方式对教师群体的这些损失进行补偿,以实现教师的实际损失与收益的平衡,从工作、生活、心理等方面给予教师更多的人文关爱。
好校长必须放低身段、淡化领导意识
校长不是官,校长不能把它当“官儿”做。官员做派,是与好校长格格不入的。当校长把自己当成“官儿”,在学校内部,自然有高人一等的感觉。如果校长把自己当成“官儿”,还会专心带领教师搞教研吗?校长可以成为“首席教师”,以自己的学识地位,赢得师生发自内心的尊重。校长应放下自己的架子,放下身段,以“平等的首席”的身份,与教师和学生对话,不要一言堂,不能时时以领导者自居。
我曾遇到过这样的校长,有能力,也有进取心,工作也有成效,可就是喜欢为人师,动辄给部下“指导指导”,动辄要帮助别人“成长成长”。教师大会,总是他一个人在讲,一讲两三个小时,要教师认真记笔记。自己写了文章,发在公众号,每篇都要中层以上干部转发,学校还安排专人检查、考评。校长主政,一定要有平等意识,学校要让教师多说话,自己多倾听。无论自己如何有本领,如何有名声,做不到这一点,离好校长就仍有距离。
好校长要有情怀、情趣与个性爱好
校长纯粹,学校才有可能纯粹。校长是学校的灵魂,假如校长没有情怀,学校将会多么地功利与苍白!没有情怀的人,一定也不会有情趣。学校是充满阳光、笑声的地方,精神丰满、内心充盈的校长,一定能给师生带来更多的快乐,乃至幸福。
作为一个好校长还应该兴趣广泛,个性鲜明,至少有一两项特长,显示魅力。健康的情趣、爱好,是一种价值的取向,具有辐射示范效应。从某种意义上说,校长就是一所学校的“火车头”,是师生眼中的标杆,校长的兴趣爱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校的每一个师生。比如,有的校长喜欢读书,有的校长爱好书法,这就会间接影响到师生,从而影响到学校的校风和教风。所以,校长应充分发挥榜样作用,以高雅的爱好来带动学校进步。
什么样的校长才是好校长,这一问题很有意义,尽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经过讨论一定能在较大范围、更高程度上形成共识,促进更多校长能自觉地做一名好校长,如此这般,功莫大焉。
(作者系江苏省特级教师、苏州市特级校长,重庆市巴渝学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