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不久前发布了国家智慧教育台。其中的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智慧高教)台,意义远不止一个门户网站,而是标志高等教育数字化进程中一个新阶段的到来。

2001年起,世界范围内开启了一场开放课程运动,这是高等教育史上的大事件。在此之前,高等教育知识的传播方式是以书本为主要载体,以课堂讲授为主要形式,这种模式已运行千百年。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信息传播的途径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一些世界顶尖高校主动将本校最优秀的课程资源向社会开放,包括授课录像、课件和其他学资料等。这当然是大学促进教育公的行动,但同时也逐渐形成了高等教育竞争的新格局。因为在互联网上,用户在用鼠标投票,一所高校对外开放的优质资源越多,受关注度就越高,社会声誉就会进一步提高。教育部及时推出了精品开放课程项目,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了4000门最优秀的精品开放课程,向社会公众提供全程录像、课件和题等完整教学资源,具有深远意义。

开放课程解决了优质资源有无的问题,但也带来了学资源是否适用的问题。开放的录像和课件大多是顶尖高校教师对自己学生教学过程的真实材料,对于一般社会学者来说,这些材料要么过难,要么节奏过快,他们也始终知道自己是在“看录像”,并没有参与整个教与学的过程。在2012年前后,智能手机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碎片化信息获取也成为大多数人的日常行为。如何利用手机,以碎片化的形式,以更友好的方式,向更广泛的人群传播高等教育知识,成为关注点,于是诞生了慕课。慕课与开放课程的显著区别在于其所有视频、题都是教师为社会学者精心设计的产物,加强了交互,符合移动互联时代学生的学特点,因此慕课台层出不穷,慕课数量风起云涌,选课人数节节攀升。慕课相对比较简单的内容和碎片化的形式,也为在高校实施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改革奠定了资源基础。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慕课数量早就超过万门,慕课学者更是数以亿计。

当前,慕课和混合式教学在我国已有燎原之势,但依然存在可改进的空间。比如台多、课程分散,学者很难找到优质教育资源;对准备开设慕课或用慕课来开展混合式教学的教师来说,难以找到自己的发力点;对师生和教育管理者来说,难以全面获得学数据。刚刚发布的智慧高教台,是我国慕课台、高校和课程集中的一个入口。教师和学者可以在其中以课程、专业、高校、台、专题等为线索,搜索找到感兴趣的海量学资源。相对于慕课台和开放课程台而言,智慧高教台具有几个鲜明的特点。

智慧高教台有助于按图索骥地开展教与学活动。学生对某门课程、某个专业或某个专题感兴趣,可以在其中快速搜索找到与之相对应的慕课资源。教师希望在本校某门课程中利用慕课资源开展混合式教学或课程思政教育,也可以轻松发现感兴趣的内容。这种模式远比过去师生浏览各个慕课台才能找到合适资源更高效,很好解决了学资源不好找的问题。

智慧高教台有助于查漏补缺地开展慕课建设。虽然我国慕课资源建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其分布是不均匀的,一方面在通识课、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上有不少重复建设,另一方面在不少专业课和研究生课上却付之阙如。依托智慧高教台,可以帮助学校和教师在选择慕课建设方向时轻松找到“蓝海”,也可以帮助教师在建设具体慕课时凸显自身特点和优势,很好解决了对当前慕课建设情况了解不全面的问题。

智慧高教台为实现智慧教育打开了一扇窗。依托智慧高教台,可以记录学者的学行为和学效果数据,经过教育数据挖掘后,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决策建议。比如,学者在完成一系列课程后,台可以判断出其个人兴趣方向并推荐合理的后续学资源。教师和管理者可以及时发现学者异常学行为并及时进行干预。学者可以在台上积累自身学学分,为未来基于学分银行的终身教育大台奠定数据基础等。依托智慧高教台,有可能解决学数据不易获取的问题。

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对于智慧高教台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希望它能尽早实现全台基于知识点的搜索,尽早打通学者在各个慕课台间的数据接口,尽早连通智慧教学工具与慕课台,进而尽早实现更智慧的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当然,上述建议需要解决一系列棘手的问题,如慕课资源知识产权的归属和保护、学者学数据隐私的保护等。但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

(作者系清华大学电机系党委书记、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科基础课程教指委秘书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