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4点半,是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红湾小学曾经的放学时间。但如今,孩子们没有走出校园,而是在社团活动室里开展兴趣活动。

“双减”政策下,肃南县各学校根据师生实际情况,推出了多彩有趣的“5+2”课后服务,即“每周5天、每天2小时”,分年级、分层次制定了“菜单式服务”,既包含师不离生的作业辅导,又有全方位的素质拓展,孩子们的校园生活正悄然变化。

校内课后服务精彩纷呈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放学后,在肃南县红湾小学二年级(1)班教室内,音乐教师温自新在教孩子们唱曲调欢快的《春天在哪里》。孩子们唱得起劲儿,一个个脸上乐开了花,明亮的眼睛里充满对春天的向往。

温自新说,她的音乐课除了常规的课堂之外,还增加了延时课堂。“你看孩子们唱得多欢乐,学得多开心!”

去年秋季新学期开学,红湾小学全面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分层次、分时段设置了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课程。

“学校以提升学生兴趣和增强学生体质为主旨,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启了体艺活动课程模式。”红湾小学校长王雪梅说,春季学期通过组织开展基础速跳、花样跳绳等体育运动项目,锻炼学生体魄,增强学生体质;秋季学期开展折纸、轻黏土手工、五谷画等艺术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来,大家跟随老师的节奏,一二三、一二三……”走进明花学校,记者立刻被操场上40多名学生花样跳绳的场面所感染。该校六年级体育委员安婷姬斯兴奋地说:“我们全班同学都特别喜欢现在的延时课程,每天能学到不同的内容。我最喜欢的是跳绳,能连着跳100多个呢。”

该校体育教师郝贤君说:“学生很喜欢体育社团活动,一到课后延时服务时间,整个操场就是孩子们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的欢乐海洋。”

记者放眼看去,篮球、足球、羽毛球,跳绳、跑步、踢毽子……孩子们个个汗湿发梢,笑抵眼角。

为学校特色发展提供契机

通过多次会议讨论、两次调查问卷发放,肃南一中校领导了解到,超九成家长愿意让孩子参与课后服务,多数家长希望孩子在校内完成作业。因此,学校专门安排教师在课后服务时间的前半段督促学生在校自主完成作业,并提倡教师及时批改、反馈。

在呼应家长需求开展自主作业的基础上,如何让课后服务成为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契机?肃南一中有自己的一套办法。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在肃南一中的课后服务时间,教师贺彩虹和学生玩起了“飞花令”游戏,教室里不时传出阵阵掌声和欢笑声。

此外,记者发现肃南一中等学校学科类作业明显减少,艺术、体育、实践、拓展类特色作业逐步增多,民俗体验、劳动实践、体育锻炼等被列入作业清单,形式有新意,设计更巧妙。

“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增长知识、学到技能,还感受到了自信和快乐,这是传统单一的学科类书面作业无法带来的体验。”肃南一中校长屈军说。

让教师专业发展有了方向

开展课后服务工作以来,肃南各中小学教师按照学校工作要求,结合自身情况,学和钻研可发展特长,满足了书法、绘画、剪纸、朗诵等课程的成长需求。

“师生们教学相长、共同向前,老师们通过发挥自身的特长来吸引学生,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同时也获得自身的成长和进步。”肃南县教育局基教室副主任金海军说。

柴亮是明花学校的一名地理教师,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自毕业后以特岗教师的身份来到明花学校后,喜欢电脑编程、机器人、无人机的柴亮主动申请并担任了学校科技社团辅导员。

2021年,在“少年硅谷”项目的支持下,明花学校修建了创客教室,为校内有兴趣的师生提供了更多选项。柴亮也学到了一些新技能,开始教授编程语言等内容,让课后服务的“菜单”更加丰富。

明花学校政教主任宋涛昌告诉记者,学校充分挖掘教师资源,最大化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特色社团丰富多彩的服务内容,既让教师专业发展有了更多方向,也让学生实现了参加一个社团、培养一种兴趣、练就一项技能、学会一门知识、享受一份快乐、体会一份成功的目标。

自“双减”政策落地以来,肃南县各中小学教育也切换到全新模式,县教育局将“双减”政策作为“顺民意、暖人心”的民生工程,切实增强教育服务能力,确保把师生、家长负担“减下去”,教育教学质量“提上来”。(本报记者 郑芃生 通讯员 赵国栋)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