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后,公共文化服务理念不断转变。近期,受疫情影响,北京暂停开放公共文化设施的线下服务。但线上服务不断线,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积极统筹全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鼓励引导知名文化企业,联合推出7077个数字文化资源库,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而早在疫情发生之初,四川成都于2020年印发了《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借助“互联网+文旅”广泛开展公共服务的工作意见》,利用数字文化资源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线上服务项目4万余件,线上参与人数超过3500万。这一年,成都市位居全国公共服务质量总体满意度第一位。
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各地文化单位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信息化发展趋势,结合疫情期间居家防控不扎堆、不聚集的要求,开展“云端”服务,营造“宅”家居民的文化基地和精神家园。这期间,资源充实了,技术到位了,服务细节也一定要跟上。
数字图书馆依次上线、“云端博物馆”等全景式数字体验平台有声有色……如何让百姓快速获取信息、第一时间享受服务,需要相关单位加大宣传力度,激活神经末梢。如果发布渠道囿于微信公众号推送、网站公告等,获得服务的仍将是固有群体,很难将线上服务的参与面广、自由度高的优势完全发挥。因此,采用灵活的宣传手段,与微信、微博等大平台的公益板块、自媒体合作,无论发布信息还是开展线上活动,都将扩大影响力。同时,结合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宣传,提高人群覆盖率,甚至细致入微地对老年人开展一对一、手把手的“银发服务”,将他们“接”到信息高速路的入口,就不仅打通了“最后一公里”,还打通了手指与手机间的“最后一毫米”。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不少青年人居家办公、学龄儿童线上学习。在休闲时间,居家生活的贫乏往往导致精神空虚和心理问题,这就需要线上公共文化平台针对他们制作年轻化的内容,提供更多精准化的优质服务,而不是手里有什么就推送什么,更不能不了解受众需求以数量取胜,将用户淹没在数据海洋中。这方面可以借鉴某些APP的筛选功能,在用户注册后通过一些简单问题进行过滤,以年龄、兴趣等将用户分层,有针对性地提供内容。
此外,还可以在线上平台推出以家庭为单位的文化活动,如家庭成员间的文化知识竞答游戏、开发亲子的传统文化故事素材等。
不久前,300多位清华大学志愿者专为乡村儿童打造了线上阅读课“云端伴读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这也为线上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思路——服务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而在线上平台的另一端也不应仅仅是录制好的节目、冷冰冰的数据和服务器。文化工作者、志愿者在线上开展个性化、定制化服务,施展所长,可以将更直观、更有温度的文化生活带到群众中。
营造公共文化数字“宅”基地是一项需要精耕细作的工作,其未来,是在群众中间建起公共文化服务的高楼大厦。(张博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