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气象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现代气象科技创新、服务、业务和管理体系更加健全,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能力不断提升,服务供给能力和均等化水显著提高……日前,国务院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围绕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明确了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对主要任务作出系统部署。

“《纲要》有深度、有广度、前瞻地对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路径进行系统设计和谋划,是气象事业新时期发展的蓝图,令人振奋,备受鼓舞。”5月19日,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副主任沈学顺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同样激动的还有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副主任张鹏。在他看来,《纲要》充分显示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气象预报保障的重要。尤其是对风云气象卫星发展、气象科技人才建设、气象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等提出了具体举措和明确要求,让人对气象事业的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

立体监测网越织越精密

《纲要》指出,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努力构建科技领先、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

刚刚过去的2021年汛期,数个台风路径扑朔迷离,多轮强降雨袭击河南、山西等地,短时强对流、大风不时“搅局”……这些都逃不过风云卫星、天气雷达、地面和海洋自动观测站组成的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网的“火眼金睛”。

在遥远的太空中,风云系列卫星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部分领跑的跨越,成为知冷知热的“百姓星”、自主创新的“争气星”、服务全球的“中国星”。2021年7月5日,风云三号E星发射,与C星、D星组网后,我国成为唯一同时拥有上午、下午、晨昏三条轨道气象卫星组网观测能力的国家,填补了全球天基气象观测系统空白。

在广袤的大地上,全国现有气象观测站超7万个。其中,2423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实现观测自动化,观测频次比人工提高约4至8倍,数据量增加5倍以上;在空中,200余部雷达与100余个探空站、大型无人机等组成协同观测“阵型”,用高空视角俯视大地,密切监视天气发展变化。截至2021年,我国天气雷达探测能达世界先进水,数据可用率达96%,数据传输实效从8分钟提升到50秒。

“监测,是预报的基础。报得准,是气象监测预报预警的生命力。天气预报准确率高,防灾减灾才能有的放矢。”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庄国泰说。

核心技术要自主可控

加强气象基础能力建设,优化人民美好生活气象服务供给,建设高水气象人才队伍……《纲要》从七个方面部署了主要任务。

沈学顺长期从事数值预报工作,让他感受最深的就是第一条,增强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气象科技创新台建设,完善气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作为现代气象事业发展最核心的技术,数值预报堪称气象领域的“芯片”。“监测精密重点是服务数值预报、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主要依赖数值预报。”沈学顺说。

从早期以国外引进为主,到自主研发掌握核心科技,再到发展以地球系统模式为目标的下一代模式,我国数值预报业务已风雨兼程四十多年,实现从“零”到“一”再到“卓越”的跨越式发展。

如今,以中国气象局全球同化预报系统为核心的无缝隙智能化气象预报业务体系,实现了从站点、落区预报到数字格点预报的跨越,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至40分钟,暴雨预警准确率达到90%,台风路径预报24小时误差缩小到77公里。

全球气候系统模式跻身国际前列。在国际次季节至季节气候预测计划(S2S)中,中国气象局次季节-季节-年际尺度一体化气候模式预测业务系统加入国际比对,其中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MJO)预测技巧超过20天,接世界先进水。目前,我国全球气候模式分辨率达到45公里,区域气候模式分辨率达到10至30公里。

“欣喜地是,我们已经在数值天气预报全链条技术上实现了自主可控,面对高质量发展和地球系统数值预报的新要求,定会加倍努力,为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和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提供坚强支撑。”沈学顺说。(科技日报记者 付丽丽)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