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民歌是陕西地方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民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对当地人民而言,是记载生活经历、承载思想感情的重要方式。内容丰富、体裁多样的陕北民歌的艺术价值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但其影响式微、人才断代等传承与发展问题不容忽视。高校教育不仅具有传承艺术的天然优势,而且具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理应在陕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中进一步做出努力和探索。

陕北民歌在高校声乐教育中的传承

注重陕北民歌的风情表达。保留陕北民歌的原生态是体现陕北民歌风情的重要途径,而方言作为陕北民歌的重要特色,在表达陕北民歌质朴、鲜活的原生态风情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在声乐教育实践中,既要注重发挥方言的语言作用,又要凸显方言的情感表达功能。陕北民歌中的方言源自黄土高原特殊的语言环境,但其发音和生活中的发音并不完全相同,声乐教师要重视向学生阐释方言在生活语境和艺术语境中的差异,尤其部分对发声腔体与状态具有明显影响的吐字、咬字,需要实现从生活语言向艺术的转变。同时,学生作为陕北民歌的演唱者,必须掌握方言的正确发音,这是保证陕北民歌演唱的基本前提。学生需要对陕北民歌中的方言有深入的了解,使方言对情感的承载和表达更加准确、集中。比如经典信天游曲目《骂媒婆》中的“倒灶鬼媒人两头扇”,“倒灶鬼”与“两头扇”是典型的陕北方言、土语,在该曲中强化了陕北民歌的地方特色,形象地表达了对势利眼媒人的憎恶,所以掌握方言发音技巧、了解方言情感色彩,是高校声乐教育中传承陕北民歌的重要方面。

强化陕北民歌的民族特征。民族是民歌的鲜明特征,民歌传承必然以其背后的民族特征为基本脉络,陕北民歌在高校声乐教育中的传承同样以强化民族为基本遵循。从陕北民歌演唱专业的培养目标来看,高校要培养能掌握陕北民歌演唱技巧、具有一定舞台表现力以及科研能力的专业声乐人才,要求所培养的人才能胜任演唱工作、担任教学工作,能对陕北民歌进行初步的整理分析,也能为陕北民歌的传承发展提供建设意见。不难看出,陕北民歌演唱方向的人才培养,是演唱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的复合培养,民族特征的强化也体现在这两个方面。在社会生活深刻变化之下,陕北民歌的原生环境遭到破坏,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陕北民歌演唱方向的学生,首先是以演唱者的身份活跃于各大舞台,这就保证了当前环境下演艺传播层面不至于出现人才断代,陕北民歌的民族表征能够得以传承。在此基础上,陕北民歌演唱方向的学生还要会教学、能调研,可以剖析陕北民歌的肌理、考察陕北民歌的生存环境、创新陕北民歌的发展路径,这是将陕北民歌的民族置于时代发展背景下、声乐理论框架下,对广大师生提出的更高要求。

陕北民歌在高校声乐教育中的发展

取长补短,丰富音乐表达形式。原生态是陕北民歌的典型特色,高校在音乐传承中必须对此予以保留和保护,不过高校的声乐教育中也需要积极借鉴科学规范的现代唱法,使陕北民歌更易被认同和传播。尽管当前传承和发展陕北民歌的重要已得到广泛认同,很多高校也为此做出诸多探索,但与其他民歌传承一样,陕北民歌传承所面临的体系匮乏问题也十分突出,这就导致现有的声乐教育教学体系及模式难以为陕北民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对此,高校在声乐教育中还需做出更多尝试与努力。一方面,高校可结合陕北民歌高亢、激昂的演唱特点,适度借鉴民族声乐教学中的吊嗓、喊嗓、念白等戏曲化发声方式,以形成更规范、更丰富的陕北民歌发声方式。另一方面,高校在声乐教育中应积极借鉴西方美声唱法的优势,将美声中的发声训练、声区理论、共鸣腔体理论引入陕北民歌之中,从而规范陕北民歌的发声系统、扩展陕北民歌的演唱音域、调节陕北民歌的歌唱音色,使高校陕北民歌的声乐教学尽快形成科学化、系统化、理论化、规范化的体系。

交流沟通,助力民歌积极发展。早在2011年,西安音乐学院就决定增设“陕北民歌演唱方向”表演专业,并于次年正式面向社会招生,这意味着高校开始从人才培养、教学模式设计等角度深入挖掘陕北民歌的价值与意蕴。与此同时,部分高校在教育实践中定期组织学生深入陕北地区,引导学生切身体会孕育陕北民歌的文化与土壤,不定期邀请民间艺人进校园、进课堂,为学生提供不同寻常的理论讲座和艺术示范。陕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并没有局限于一方水土和声乐教育,而是通过多样化的艺术活动,为陕北民歌的持续发展和交流互动注入活力。不仅西安、榆林的各类高校积极举办“陕北民歌进校园”主题活动,丰厚陕北民歌的传承土壤,西安音乐学院也赴北京、新疆等地举办陕北民歌音乐会,进一步推动陕北民歌走出家门、走向全国,武汉音乐学院也以陕北民歌为载体开设音乐党课,在深入挖掘陕北民歌红色基因的基础上,生动传唱百年党史的经典故事。所以在高校音乐教育中,陕北民歌实现了从声乐教育素材向演唱方向的进阶,进而实现了与文化交流、教育发展的广泛联动。

(作者系南京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