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甘南州碌曲县,广袤的草原开始泛黄。成群的牛羊在山坡上、湖水边吃草。牧民们将半米多高的牧草打成捆,再用白色的塑料袋包扎,散落在草场上,远远看去如繁星点点。

这里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甘肃、青海、四川三省交界处,是一个以藏族为主的纯牧业县、甘肃省重要的牧业生产基地。更重要的,这里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也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相关资料图)

一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牧业改革发展的大戏正在这里上演。

“十户联产”抱团发展

9月11日上午,海拔3300多米的碌曲县尕海镇加仓村,第一村民小组村民红尕带领着村民们建设“牧游结合”的定居点。

在这个定居点里,既有公共卫生间、洗浴室,也有各户独立的客厅、卧室和厨房。木质结构的墙面、玻璃窗,让室内显得宽敞、明亮。房屋后面是面积1300多平方米的养殖基地(暖棚),还有检疫间、饲料库等。

“冬季,负责放牧的可以在这里居住。夏季游客多了,这里可以作为客房。”红尕说。

被高原紫外线烤得面色黝黑的红尕是加仓村扬旗牦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办人。2021年初,他在碌曲县率先探索了牧民“十户联产”抱团发展的生产模式。

红尕给第一财经记者展示的合作社营业执照显示:业务范围包括牛羊马饲养、屠宰及肉类加工、餐饮配送及外卖送餐服务、草种植及割草、正餐服务、休闲观光服务等。成员出资总额500万元。

在定居点外墙的一块告示板上,列明了加入“十户联产”的户主姓名、家庭人数、草场面积和牲口数。“这张表上有4户牧民家庭的牲口数(牛、羊、马)全是零,只有草场。”尕海镇党委书记王麟对第一财经记者说:“他们中,有的是牲口出售后没有再饲养,有的是人在城里生活或在外地打工,不再从事养殖。”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4户没有饲养牲口的牧民家庭,拥有的草场面积从400多亩到2000多亩不等,总数有5800多亩。而红尕等另外4户牧民家庭,拥有424头牛、10只羊和12匹马,以及5166亩草场。

“农牧区的分散经营如何与广阔的市场进行有效对接,一直是农牧业经营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王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红尕等牧民探索的“十户联产”,以牧民自愿为原则,以草畜实现平衡、生产资料入股、产业计划一致、户户参与生产、管理规范有序为前提,引导十户左右的牧民组成产业联合体,形成高效增收的适度规模化经营。

“原来是每家每户放牧,全部劳力都用上了。现在集中起来,放牧的人少了,其他的劳动力解放出来可以从事餐饮、旅游等产业,还可以外出打工。草场入股收益、养殖收入,加上务工收入,牧民们的收入渠道增多了。”红尕说。

碌曲县委常委、副县长王盛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截至目前,碌曲县有意愿参与“十户联产”抱团发展的共有105个单元,涉及农牧户1128户,经营范围涉及种植、养殖、旅游和畜产品加工销售等,其中依托原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有27家265户。

王盛介绍,为鼓励“十户联产”抱团发展,碌曲县运用金融杠杆,注入2000万元中央和省级财政衔接资金作为担保金,撬动2亿元银行贷款,以解决合作组织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

同时,以县级财政衔接资金为贷款贴息,让谋划发展、真抓实干的合作组织享受到贴息贷款支持。截至目前,已为全县9个合作组织发放了690万元贴息贷款。正在发放贷款的11家合作社,贷款额度有780万元。

打破传统天然放牧做法

第一财经记者在碌曲县采访时了解到,“十户联产”已在当地日渐成熟。这一抱团发展的生产模式不仅打破了传统天然放牧的做法,还推动了当地牧业改革,为农牧民增加了收入。

以碌曲县拉仁关乡劳尔都良种牦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该合作社将产业相近、地域相邻的7户农牧民吸纳到一起,在合作社社员草场、牦牛等生产资料100%入股的基础上,每户固定2名壮劳力在合作社常年从事管理、放牧、饲草料和畜产品加工等工作,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

在入股模式上,社员入社时,草场按照质量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三个等级,再根据草场面积,折合为人民币作为入股资金;每户社员入股良种牦牛58头(折合资金49.3万元)。

合作社的运营方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良种牦牛繁育。以传统放牧和补饲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母牛的合理补饲和受孕,争取母牛一年一产,产后牛犊4~5月龄集中圈养补饲,5个月后隔年出栏,牛犊存活率高且体质健壮,市场空间大,单价利率高。

第二种是饲草料加工。原材料主要以青稞、油渣、小豆、小麦、玉米、麦糠为主,合理配料,加工成粉末再压实成颗粒饲料,使用、贮藏方便,牛羊食后营养充分吸收无浪费,补饲效果好。

第三种是畜产品加工。主要以酥油和曲拉为主,统一收集加工,批量出售。

合作社主要采取定人、定岗、定责,以制度管人、管事的方法进行日常管理。

对于放牧的人员,合作社也有明确的职责规定。比如,牧工放牧期间如遇到不可控的因素发生牲畜死亡的(病死、狼袭、雷击、雪灾等),在其他社员确认无误后算做集体损失;如放牧丢失、他人偷窃等因素造成的损失由牧工按规定照价赔偿;定期完成牛群的防疫、消杀病菌,及时向管理员反映病牛状况及需要购买的药物等事项;春夏秋冬四季草场放牧根据合作社安排放牧,不得随意选择放牧区域等。

合作社与14名长期工签订劳务协议,每人每月按3000元发放工资。根据社员入社时的草场等级和面积,按照一级草场24.25元/亩/年、二级草场22.12元/亩/元、三级草场20.43元/亩/年的标准向社员支付草场费。根据生产需要,合作社还额外租赁草场,草场租赁费按市场价支付。饲料原材料费用按供需支出。

合作社内,每年收入除去基本工资、草场支出以及购买饲料等支出外,盈利的20%做为合作社集体库存,用于自身发展,剩余80%分给牧户。

碌曲县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2021年该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52亿元,比上年增长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0360元和11976元,增长6.8%和11.01%。今年一季度,该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1%和7.1%。

三结合的顺势养殖法

此前,碌曲与全国许多牧区一样存在着牲畜超载的问题,人草畜矛盾长期束缚畜牧业发展。王盛介绍,2021年5月的数据显示,全县各类牲畜存栏56.58万头/只/匹,折算114.44万羊单位。按照甘肃省定载畜量90万羊单位计算,超载24.44万羊单位,涉及24个行政村2774户。

他介绍,2021年,碌曲县制定了《禁牧和草畜平衡超载牲畜核减方案》,分阶段推进超载牲畜核减。第一阶段对老畜、病畜、弱畜、杂畜淘汰出栏,核减牲畜2.72万羊单位,在当年7月30日前完成核减任务的10%。

第二阶段主要对部分成年畜集中补饲育肥,加快出栏速度,核减牲畜5.45万羊单位,在当年8月30日前完成核减任务的20%;第三阶段利用传统的牲畜出栏高峰期,核减牲畜13.62万羊单位,在当年9月30日前完成核减任务的50%;第四阶段核减牲畜5.45万羊单位,在10月15日前完成剩余20%的核减任务。

截至2021年10月18日,碌曲县全面完成核减任务,累计核减牲畜28.31万羊单位,完成率116%。

“由牦牛和高寒草地组成的草畜系统,对维持高原生态平衡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甘南州尕秀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尕秀农业”)总经理李沅峰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除了“十户联产”和核减牲畜,碌曲县的牧业改革还体现在“三结合(放牧、圈养、补饲)顺势养殖法”上。

2021年7月,尕秀农业联合碌曲县政府共同打造李恰如生态养殖示范基地项目。李沅峰介绍,示范基地总占地面积约23万亩,共分五期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约1600万元,总投资约6000万元,牦牛出栏量预计4000头/年。第一期2万亩牦牛牧场建设已于今年6月建成投产。

“三结合顺势养殖法”是尕秀农业在碌曲主推的先进养殖生产方式。李沅峰介绍,青藏高原地区多采用“传统自然放牧”和“全天圈养舍饲”的模式。“三结合顺势养殖法”将放牧、圈养、补饲相结合。

以牦牛为例,“三结合顺势养殖法”能让碌曲牦牛从“季节限定”变成“一年多栏”,打破了传统的“夏饱、秋肥、冬瘦、春亡”的恶性循环。李沅峰说,这种先进的养殖方法减轻了草场压力,提高了周转次数和经济效益。

“‘三结合顺势养殖法’可以在合作社、村集体及个体养殖户中全面推行,我们将通过质检,凡是达到养殖标准出品的牦牛,都可以认证为碌曲‘李恰如’牦牛肉,纳入我们的销售渠道。”李沅峰说,截至目前,碌曲县已成功申报了“碌曲牦牛”“碌曲藏羊”“碌曲蕨麻猪”3个地理标志品牌。

李沅峰说,这种社企合作在“十户联产”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产业链,其最显著的作用是将散户、零散合作社的畜类出栏后,通过尕秀农业稳定的销售渠道,以预订、定制等模式销售。其中也包括尕秀农业在提供养殖技术后的质量监控。

此外,碌曲县还投资2070万元,在牧业发展基础好、出栏牲畜集中的郎木寺镇建设甘青川贡巴活畜交易市场。“这可以彻底解决我县牲畜质优价不优、销售渠道狭窄等问题。目前,活畜交易市场已开工建设,年内可建成使用。”王盛说。

碌曲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李世忠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碌曲县顺应牧业改革,已种植优质饲草料1.23万亩,整治撂荒地1754亩。同时实施“籽种改良”工程,免费为农牧民发放各类优质籽种712吨,折合资金510万元。

推荐内容